管理咨询实战王海珍老师 对于咨询师来说,情怀是个什么鬼?

对于咨询师来说,情怀是个什么鬼?
今天在培训师微信群里,谈到如何将专业的管理方法、术语向客户解释的话题。
我说,对于高层的管理人员、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的老板,我们可以用专业的语言和他们对话,这更能让双方更加理解。——因为专业语言很多时候更加精炼,而无需我们过多解释。而面对那些并非管理专业出身老板和高管,如果我们还继续用这种语言与他们交流,那恐怕只会会让人一头雾水。所以我的方法是“简单、粗暴、有效”。
我说,当年毛主席就对农民说了一句话“打土豪,分田地”的话,大家伙都鼓起劲来干革命。农民为什么要跟着毛主席干,就是因为他们听懂了主席的简单直白的,与他们利益相关的话。
打土豪分田地
说到这里,其实这也关系到管理咨询落地的问题。如果我们对所有人都讲一些高大上的话题。他们又怎么能理解?谈落地那怎么会有可能?培训咨询,恐怕也只是一场“文化人”的秀场,还要让企业老板和员工做观众,老板买单。
大部分老师很认同我的这个观点。但是也有个别老师提出质疑。“做老师的,怎么能这么粗鲁?我们做老师的,还是有点情怀的。”言外之意,文人嘛,也要说点文化人的话,说得这么直接好没层次,好没面子!
文人自画像
关于情怀这个词,我个人是很喜欢的。但是情怀是个什么鬼?我认为他并不是表面看起来的高大上,也不是阳春白雪。
于是乎,我索性百度了一下。什么叫“情怀”。
一种高尚的心境、情趣和胸怀。以人的情感为基础与所发生的情绪相对应。
由此可见,情怀是一个心境,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情感。如果说咨询师需要情怀,那么我所需要的情怀是“落地,有效”,而不是表面上精致的外包装。
说到这个话题,感触很深。就举最近我们接触的一个案例吧。
客户需要我们去给他们的干部和员工上几堂内训课。因为行业的特殊性,客户的员工大都只有初中水平,管理人员中高中文化程度的都很少。客户一再强调,他们之前也上了很多次课程,老师的专业水平很高,可是没什么什么效果。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老师讲的太理论,员工听不懂。当客户提出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如果我们还固守“文人”的思维,坚持自己所认为的“情怀”,我们的交流如何能进行下去?更不用说培训有多大效果了。所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我们编制了一系列适合他们的企业员工现状的课程。最终客户对我们的方案非常满意。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断臂求生”的精神,该舍弃的也要舍弃。如今时代,人人都很理智,人人需要购买的“有效”产品。如何才能有效?我想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真正的“情怀”。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我们应有的情怀?这值得每个人去思考。
最后我想说,毛主席是很有情怀的。
本文作者:苏州斯塔蒂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 王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