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学研发治疗癌症新技术 成本降99%

中新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医学系研究团队研发出有助治疗各种癌症的新技术用人体内的红血球制造出大量的胞外囊泡作为运输治疗癌症药物的载体成效达八成成本及治疗费用仅是旧技术的。研究团队已在老鼠身上证明该技术不产生任何副作用。从实体瘤的发展前景来看,未来会一直带来积极的影响。
据报道城大生物医学系助理教授黎明表示胞外囊泡能通过细胞之间的膜传输蛋白质及其他大型分子有助细胞互相沟通因此适合用作药物载体。
以往要将药物运送到癌细胞的胞外囊泡需要严格的净化技术不仅耗时且产量低需要数十亿计的细胞才能提取足够的胞外囊泡。现在用超速离心技术净化红血球仅毫升的红血球便可产生一层厚厚的胞外囊泡。
城大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史家海称新技术采用血管内注射及肌肉注射两种疗法将胞外囊泡连同治疗癌症的药物注射入人体通过血液传输至发病部位到达八成的癌细胞。
该技术可拮抗当癌症因突变而产生的抗耐药性还可治疗白血病及地中海性贫血等非癌症疾病。过去用干细胞制造胞外囊泡时会携带致癌基因可能造成肿瘤的进一步扩增但现在用红细胞制造安全性高因为红细胞不会携带任何遗传物质。
史家海还指出该技术预计后可用于临床使用注射次的费用是港币是旧方法的。团队现在正进一步研究红血球胞外囊泡的特性和改造以令传输癌症药物的基因治疗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