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思维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第一,斤斤计较,眼前的小利益利益都想争夺,所以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稀缺》一书里面有一个叫“带宽”的概念,我们所有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并由此形成一个带宽,带宽被占用的越多,留下的空闲时间就越少,去做更重要的事情的时间和精力也就越少。穷人因为资源太少,每一点小利益都看在眼里,只关注眼前的利益,由此占用了大量的带宽。由此没有一个长久规划,走不出去自己狭隘的圈子,一生都陷在其中无法自拔。
第二,谨小慎微、思前想后,无法承担任何的风险。穷人多数一生都在贫困的线上挣扎,一不留神就会出现生存危机,所以做事的时候总是考虑再三,迟迟无法下决心,因为承担不起任何失败,其实成功和赚钱都是一个概率问题,任何人都没办法保证每一次都成功。
所以要多多的尝试和行动,这样也就产生失败的成本,穷人因为资源太匮乏,在面对失败时就缺少弹性,一旦失败就会一无所有。所以不是穷人胆子小,而是现有的条件限制了他们的胆量。
第三,因为资源匮乏,无法投资自己,就无法获得高收入。在知识经济的今天,技能越来越决定一个人的收入水平,不仅要靠天生的智商,还要后期培养的情商、财商、专长等。而所有这一切都得花钱投资,并且越早投资就越好,因为费用会越来越高。穷人没有钱去购买稀缺的教育资源,无法提升自己,更无法开拓自己的眼界,哪怕有再高的智商也没用,也会白白浪费掉。陷入了没钱提升能力,然后没能力就赚不到大钱,再然后没钱就无法提升能力的死循环当中。
我们不能一味的指责穷人思维,或许穷人思维对大多数穷人来说是最理性、合理和最正确的决定。穷人没有什么资源,又无法获得其他的资源,当然要对眼前的小利益分毫必争了,没有托底的后备力量,花销投资之前自然要考虑再三,更何况又不是每一次行动都会成功。
所以穷人思维是无奈选择,不仅是穷人。普通人甚至是中产阶级,面对今天这样残酷的世界,该怎么办?贫富分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这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规矩,同时也无法避免,所以才有了政府的积极干预。比如征税、社会福利保障、公共服务等等,这只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方式,要想过得更加有尊严、更加自在,还是需要靠我们自己,那该如何走出这个困局呢?
第一,选择有增量财富的环境,现在网上有一股阶层固化的风潮,确实比起过去40年赚钱难度确实在加大,但每年任然有6%以上的增量财富在产生,如果这都叫阶层固化,那西方几乎存量的财富社会才真的是无法突破。只有在增量财富的环境才好突破,所以要选择有增量财富的外部环境。比如充满经济活力的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各个中心城市,省会城市等,这些就是增量改进,选择这些地方比你呆在东北、甘肃或者十几线小城市都有致富的机会。
第二,要加大自己的自控能力、执行能力,一定要延时享受,许多人无法突破阶层就是没有自控能力、执行能力,有很多打算、想法、规划,可只是想想,想完之后就结束,晚上睡前千条路,早上起来走老路,没有改变。我们今天努力的来学习,是为了以后有更多的机会。节制现在的消费,攒下人生的第一桶金,为以后突破创造条件。
第三,把手头事做好,积极学习充电,一步步突破。在选择好了外部环境,知道了自我要求之后,该从哪里作为突破点呢?把自己手头事尽量做好,做到完美,你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和机会。然后把多余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尽可能的用在学习上,不断升级自己的大脑程序,争取掌握一项绝活,学会别人不会或者只有少数人会做的一件事。当你的位置无法被取代,成功就会变得很简单了。
注:图片素材来源网络,文章原创,未经许可禁止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