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代表人的法律风险

关于法定代表人的法律风险,想必很多人都对此有自己的疑问,如果对这类法律问题有着类似或相同的疑惑,坚信在认真看完下面的解答后,一定会有所收获、获益良多。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法定代表人的法律风险
(一)民事责任—赔偿责任
1、般情况下,法定代表人的职务行为就是企业法人的行为,因而由此产生的民事责任由本企业/公司承担,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向第三人直接承担民事责任,法定代表人只是向公司承担因自身过错而产生的民事责任。
(1)因法定代表人故意或过失而给公司造成损失,法定代表人可能需对该损失予以赔偿
(2)法定代表人可能需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忠实、勤勉义务,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对公司承担责任
(3)法定代表人同第三人相串通,损害本公司利益的,应当与第三人一起向公司承担连带民事侵权赔偿责任。
(二)行政责任—行政处罚
1、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非法经营的;
2、向登记机关、税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
3、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
4、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后,擅自处理财产的;
5、变更、终止时不及时申请办理登记和公告,使利害关系人遭受重大损失的;
6、从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动,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这些行为属于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造成或可能造成公司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的资格受损,对外承担责任的能力削减,而这些行为如果是由于法定代表人的决策造成的,行政机关会直接追究法定代表人的责任。
二、法定代表人是职务吗?
法定代表人不是职务,法定代表人是对外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自然人,也是法人内部的最高行政首长,全面负责法人的经营管理,同时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三条规定,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规定》第九条规定,法定代表人应当在法律、行政法规和企业法人组织章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行使职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三条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规定》第九条法定代表人应当在法律、行政法规和企业法人组织章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行使职权。
三、法定代表人是否承担公司债务
法定代表人一般不承担公司债务。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但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未在法定期限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导致公司财产贬值、流失、毁损或者灭失的,应当在造成损失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可知,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法定代表人具有相应法律责任,背负一定风险。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法定代表人的法律风险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