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企业而言,一张直销牌照现实的意义就是拓展新的营销渠道。直销,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营销方式。自90年代进入中国一直发展到现在,我国对于直销牌照的申请和发放有着严格的限制和监管,只有拥有商务部颁发的直销经营许可证(也就是常说的直销牌照)才能从事直销经营活动。
1、拿牌企业已达89家
根据商务部新公示的直销企业信息,目前拿牌企业已达89家(还有德家和以岭拿牌但未公示),直销牌照破百指日可待!
2、发牌速度加快
根据商务部官网发布的相关信息,整理得出近几年的内资直企发牌数量分别为:
2011年发牌3张。
2012年增加到6张。
2013年再次增加到9张。
2014年发放牌照和13年持平,也是9张。
2015年出现井喷现象,发放19张牌照。
2016年发放13张牌照。
2017年,截止目前已发放11张牌照(2张未公示)。
不难看出,发牌数量从2011年的个位数变成了两位数,2015年发牌数量更是达到了历史高峰,共计19张。商务部发牌加速,更是赋予了直销人加倍的信心,直销前景可期!
3、内资直企唱主角
直销是舶来品,外资雅芳率先进入中国,打开了自己的市场,其他外资也看好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纷纷效仿。早期获牌直销企业排名前10家中,竟有8家是外资,内资仅占了1/5。可是,直销发展到2017年,总拿牌企业89家,内资直企57家,外资32家,内资直企是外资的一倍多,内资直企占*优势。
除了数量上的优势,内资直企也应该在业绩上奋起直追。毕竟,直销源于国外,外资直企无论是在管理经营,还是在技术革新上都有丰富的经验。只有学习别人优秀的方面,才能有朝一日超越它。
4、申牌流程有望简化
2017年7月,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简化申牌流程,同时,改革直销企业保证金缴存方式,由申请时预先缴存改为审查批准直销许可后通知缴存。
简化申牌流程、更改保证金存缴方式,这意味着,2000万的保证金将不用提前缴纳,这一事项的改革将大大缓解申牌企业的在资金方面的压力,将有更多的中小企业涌入直销。
近几年,获得直销牌照的企业不断增多,也有不少企业趁着这股东风扎堆申牌,热现象背后要有冷思考,如何提高牌照的含金量?简而言之,获牌企业在经营中要合法合规,努力提升企业优势,以产品为核心,服务广大消费者,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