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如此火热的2018,到底该如何挑选一个靠谱的平台?

昨天《资管新规》落地,很多投友都问白客对p2p网贷行业影响几何。
其实新规主要针对的是金融机构的资管业务。而p2p被监管定位为信息中介,只能做业务撮合。所以理论上,p2p不受这项规定影响。
而新规所说的“去刚兑化”,对p2p也没有影响,因为p2p很早就在走“去刚兑化”的路线了。取消风险备付金、禁止平台保本保息承诺等等,都是p2p通过验收备案的前提条件。这个之前白客已经说过了。
最近太多投友在后台留言平台测评,白客一天一个效率虽然已经很高了,但是还是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所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天白客就把自己如何考察一家平台实力的独门秘诀传授给大家,请看!!!
1、合规、加快合规进程的平台是首选;漠视合规要求的平台,请从投资列表中剔除
自监管颁布后,白客看到了平台还是分两部分走的,一部分平台积极响应合规要求,业务规范、银行存管、icp许可证、三级等保、律师事务所报告一应俱全。另一部分平台抱着“法不责众”的投机想法,与监管机构对赌。合规是金融业最基本的要求,监管之下,平台要么做出屈从与让步,要么为市场淘汰,无它。
2018年请首选合规平台,白客坚定的认为漠视合规要求的平台,请从投资列表中剔除。
2、挑选p2p平台时应挑选背景实力强的平台,但也要小心“买干爹”的伪背景平台给投资人设下的包装陷阱
挑选p2p平台时应挑选背景实力强的平台。背景实力强的平台,在资金、金融资源和团队实力上高于普通平台一筹,因为金融是十分强调各种资源,资源丰富的企业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股东实力对于平台兜底能力提升也有巨大帮助,参股公司出于对自身风险考量,也会要求参股的p2p平台更加合规。
3、平台的专业性
平台的专业性体现在对业务风险控制与经营能力上。业务风险的控制表现在平台对业务风险有系统化的模型建构,团队专业体现在平台经营管理过程中体系化与成本管理的精细化。这也是平台实力构成的一部分,这也是平台对抗业务风险与经营风险的保障。所以投资者更应该选择团队专业、业务风控能力强的平台。有系统化风控体系,在细分专业领域有独到优势、能更好地处理经营风险,实行体系化、精细化管理的平台将是优选项。
4、选择合规平台的半年标
由于备案前的资金压力紧张,平台为吸收客户往往会有较优惠的加息,此时布局为2018年整年投资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而期限选择上,优先选择半年期项目。一方面p2p产品利率与其期限呈正比,半年标收益比较高,提前布局上半年投资计划,可以轻松可以锁定半年盈利,另一方面6个月的时间恰好迎合规化整改的节奏,便于下半年的投资布局。
进一步的探究与分析投资细节
1、细致深入
白客上面说的都是大框架,但在具体投资的时候还要进一步的探究与分析。下面是 经常唠叨的,不要嫌烦,做起来每一个都要花心血。做投资想赚钱不赔本必须不厌其烦。
(1)平台背景
对于平台背景,投资者可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层层查询平台参股公司及股东。此外投资者还需要深度分析有实力的参股公司有没有投入真金白银?是否属于战略投资?和其原有业务是不是有协同性?一定要从根本上分析参股公司对p2p平台的安全性有多少实质性的提升。投资者也不能迷信平台背景,有些平台母公司本业并非是金融领域、对金融理解不够深入、积累还很薄弱。这也是投资者需要客观看清的事实。
(2)团队背景的考察
p2p平台擅长通过对平台管理人员过度包装,吸引投资者。对于这类对管理层履历的包装,投资者更应该擦亮眼睛,通过公开有效信息,查证其真伪。
(3)业务风控
考察平台过程中需要仔细推敲借款标的的细节,充分利用、挖掘平台披露的已知信息,发现有弄虚作假嫌疑的平台,一律从投资列表中剔除。
(4)在合规大潮下,投资者还需要仔细比照平台业务
看是否合乎国家规定。借款额是否超过国家规定的上限、平台业务是否涉及资产证券化,是否存在拆标现象。有违规操作的平台,整改期内持观望态度,过了整改期,一律不碰。
(5)收益最大化
投资决策过程中,对已经筛选出来的备选平台中选择收益最高的3-5个平台。每个平台投资金额需要完整享受新手标、红包、活动、奖励,另外充值、提现手续费也需要考虑进去,做到风险最小的情况下,收益最大。
2、动态地追踪风险变化
投资前大多数人还是会做点功课的,随后就进入鸵鸟模式,听之任之,直到触雷。
p2p行业发展迅速,单单一年时间经营环境就会发生很大变化。很多平台在上线早期还相对安全,但随着经营的时间拉长其自身风险就开始慢慢释放。投资者在投资一家平台一段时间后(一般6个月为周期),必须要对平台经营状况、风险水平进行再评估。
另外,平台性价比最高的时候往在其上线中早期。现在巨头百舸争流进入行业, 建议,手上平台投资一年后,可以考虑更换更加优质、更具性价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