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2018太原转型项目建设共850个!563个项目已开工,总投资6660亿元!

昨日从太原市委宣传部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近期太原市将重点抓八河综合治理工程、实施生产生活用能方式绿色改造行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发挥科技创新支撑等4件大事。
“八河综合治理工程,总长69公里,道排和河道治理工程112.76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00亿元,力争上半年全部完工。”太原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工程完工后将进一步改善太原市区域交通环境、完善城市路网结构,有效避免和减少城市洪水与内涝灾害,实现雨污分流,消除河道内黑臭水体,同时解决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汾河的问题。
生产生活用能方式绿色改造行动,将会按照“散煤燃烧退出城市,工业排放严格限制,综合管理全面加强,排放总量全面下降”的思路,全力推进生产、生活用能方式绿色化改造工程和大气污染治理关键技术研发推广三大工程。通过用能方式绿色改造,改善空气环境质量,让全民共享蓝天白云。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太原市将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太原都市区为主战场,全力推进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高效配置各类生产要素,全力推进总投资1300亿元的62个新兴产业项目,打造转型发展强劲引擎。太原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会聚焦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新材料合成加工基地。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基地首次项目发布会签约的20个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军民融合创新基地,争创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太原市将加强与中科院、同济大学等大院大所和高校的科技合作,以市场化机制建立应用技术研发机构。围绕水、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技术瓶颈,组织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绿色技术成果应用转化项目、高水平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项目。
太原市还将组建可持续发展专家智库,启动开展可持续发展标准化体系研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系统的方法与指南。改革人才管理体制,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形成人才洼地、创新高地。
此外,在实施创新引领方面,太原市已引入绿色技术银行,集聚国内外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促进绿色技术成果在太原市转移转化。此外,还将申报设立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子基金20亿元,市财政安排4亿元引导基金,重点支持绿色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
除此之外,太原将全力推进转型项目建设,所有市委常委、副市长均包联项目,高位督导。据悉,到目前为止,全市已经有563个项目开工,总投资6660亿元。
山西省委、省政府确定今年为转型项目建设年,太原市不仅制定出全年安排建设850个项目的“总盘子”,所有市委常委、副市长均成了项目包联人,对项目建设实行高位督导。每周三上午,都有市委常委或副市长轮流在政务服务中心坐班对接项目,接待投资人咨询并对接洽谈。
太原市狠抓项目储备,重点谋划了
◆ 一批以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为主的工业转型项目;
◆ 一批以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科技创新、现代农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及农业转型项目;
◆ 一批以教育、卫生、民政为主的民生项目;
◆ 一批以城市道桥、城市配套、园林景观为主的基础设施项目。
目前汇总2018年全市建设项目850个。截至目前,全市开工项目563个,总投资666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38亿元。新建项目开工196个,续建项目复工367项。其中,在已经开工的项目中:
有106项是工业转型项目。包括太原中车城轨修造基地建设项目、京丰轨道交通电务装备制造基地等。
有88项是全市服务业及农业转型项目。包括太原苏宁广场、山西北方汽车文化产业园、新城吾悦广场等34项新建项目;山西汾酒文化商务中心、山西(阿里巴巴颐高)国际电子产业园、太原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园等54项续建项目。
有260项是社会民生及其他项目开工。包括山西大学东山校区建设、太原北部新城建设等45项新建项目;望府广场、太原市第五中学校新校区建设等215项续建项目。
有109项基础设施项目。包括马练营路北延(马练营北延、马练营东路)、清徐县通道环境综合提升工程绿化项目等36项新建项目;太原植物园、太原南站东广场及配套路网工程等73项续建项目。
通过项目投资,一季度太原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3.49亿元,增长10.0%,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3.2个百分点,分别高出全国和全省2.5和19.7个百分点。
来源:山西晚报
本文热文:
阅读原文查看:4月二线城市土地市场火热依旧:三城收入过百亿 杭州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