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仅仅成立3年多的互联网电商企业“拼多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了。上市后的拼多多,总体市值高达270多亿美元,已经跻身中国互联网企业市值前7名。而排在他们前面的6家公司,除了腾讯和小米,其余都在美国上市,最大的阿里巴巴市值已经接近5000亿美元。
为什么互联网企业都爱到美国去上市呢?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在美国上市,实行的是注册制,手续较为简单,而国内上市较为严格,繁琐的审批流程弄完,说不定这些互联网企业的黄金发展期都过去了。二是互联网企业前期几乎没有盈利,靠烧钱去积累用户,这也不符合国内a股股市需要3年盈利的要求。三是互联网企业风险太高,在国内股市也非常难以融到资,因而赴美上市,更适合他们。
但随着上市,国内舆论又把他们推上了风头浪尖,关于销售“假货”、“山寨货”的指责一浪高过一浪,市场监管部门甚至开始了调查,这使得上市第5天,拼多多的市值就已经蒸发了50亿美元,降到了250.25亿美元,其最高市值一度曾达到300亿美元。
20年来,已经有一百多家互联网企业赴美或到香港上市了。1999年,中华网率先赴美上市,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时至今日,其影响力还如当年吗?接着,新浪、网易、搜狐等门户也接踵而至,登陆美国纳斯达克。2004年,腾讯个性了一回,来到香港上市,但其他公司并未大规模仿效,还是赴美上市者居多。
但是,上市绝非一劳永逸,就等着坐地收钱。在这一批一批的上市企业里,好多已经黯然退市,最后永远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如曾经红极一时的盛大网络、巨人网络、人人网、世纪佳缘等,均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被迫退市。
而就算留在了股市中,也并非就带着可以天天“数钱玩”。据统计,目前在海外股市有据可查的66家互联网公司中,市值减少50以上的占到了14家,市值减少10%-50之间的,占到了17家,市值减少10%以内的占到了3家,总和超过了上市公司的一半。而像“趣店”、“拍拍贷”等股价跌幅甚至达到了70%。
虽然说盈利能力和企业实力才是决定股价市值的最关键因素,但是,一条负面新闻也可能让这些互联网公司股价大幅缩水。所以,细数互联网企业海外上市的历史,拼多多海外上市,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如果不提升产品档次,仍然围绕着“低价”做文章,营造不出良好的用户口碑,那么“股价跳水”和退市也必是其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