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音音乐治疗专业学生的抗“疫”生活

说起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专业,很多人可能都是第一次听说。相比西洋乐器和民乐演奏类专业,从属于音乐教育系的音乐治疗专业可谓是相当小众。这个专业每年只招收五六个学生刷单平台
说起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专业,很多人可能都是第一次听说。相比西洋乐器和民乐演奏类专业,从属于音乐教育系的音乐治疗专业可谓是相当小众。这个专业每年只招收五六个学生,来自马来西亚的大二留学生吴佩芯就是其中一员。身在马来西亚的她,在寒假期间参加了上音音乐康疗意愿者团队,为中国一线医护人员开出了一张张“音乐处方”。
首批意愿者
1月初考完试,吴佩芯就飞回了马来西亚。本来只打算在家里待两周,过完春节就回上海,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开展,她开端有些慌张,特别是马来西亚和上音所在的徐汇区也开端有确诊病例,四周的亲友都会讯问她中国的疫情开展状况。上音教师周平的一通,将她从干焦急的状态中挽救出来。
学院的音乐康疗团队为此次疫情暂时成立了一支意愿者队,担任提供小组和一对一的放松及心理援助效劳,周平打来是来问问吴佩芯有没有时间和兴味参与。马来西亚与中国并无时差,能用所学的学问协助别人,再好不过了,吴佩芯一口容许,成了首批9名意愿者之一。身旁的父母得知女儿要协助中国医护人员停止心理引导,心里自豪极了,外表上却还是开玩笑地说:“这下没有懒觉睡咯。”
吴佩芯的爷爷是从福建南安过去的移民,父母都是马来西亚华人,家里不断说中文,吴佩芯也不断就读于私立华文学校。从3岁开端学习钢琴,后来又学习了双排键,中学时期吴佩芯还参加了学校的华乐团,这样的文艺青年,却从小有一个医生梦。不过,由于文科偏科,医生梦是很难完成了,做一名音乐治疗师或许是她离幻想最近的一条路。
大一正式入学前,吴佩芯先上了一段时间的留学生进修课,也就是旁听学长学姐们的专业课,还跑到肿瘤医院帮病人做睡眠放松。在这之前,吴佩芯本人对音乐治疗并不理解,“我原以为听听歌就能够帮病患处理问题,仿佛玄学”。入门后她才发现,原来音乐治疗有这么多技术手腕,比方音乐放松、音乐想象等,让她大开眼界,对本人的专业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全身心放松
相较于实习时来访者都是同样的人群,例如肿瘤医院都是肿瘤病人,特殊学校都是残障人士,吴佩芯这次面对的是一片未知。每天3个小时的轮班时间,她最多要依次接诊6名来访者,提早1天,她会收到其他意愿者发来的来访者信息和诉求,制定相应的干预计划,到了商定时间前5分钟,吴佩芯掏出手机加上对方微信。吴佩芯的来访者列表里,有面临感染风险的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医生,有因过度疲倦产生睡眠障碍的护士,有因疫情无法返乡过年或回城上班的年轻人……在30分钟视频连线里,吴佩芯会请对方播放本人事前准备好的曲目单,如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等,然后引导对方闭上双眼,做几次深呼吸,渐渐地吸入,缓缓地呼出,体验全身心的放松。
一边治疗,吴佩芯一边用笔记载下来访者的根本状况和反应内容。偶然,吴佩芯也会遭到信息过载带来的负面心情影响,但接诊的过程也是治愈她的过程,看到回访报告里,医生的心理担负轻了,护士夜里不再惊醒了,裸辞的年轻人开端积极投简历了,她的内心似乎有一棵绿芽破土而出,教师周平的话在耳旁响起:“每一个人都有内在的力气,要置信音乐能够协助你开启它。” 记者 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