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行将结束,商业地产这一年都发生了哪些大事儿?空间家结合今年十大流行网络语,对商业地产行业热门事件进行了梳理,能知道其中6个事件以上的都是老司机。
扎心了,老王!
2017年的万达波橘云诡,危机四伏。王健林身陷困境,近来更是被舆论风波缠身。老王的这一年经历了变卖万达资产,海外投资被限,合作伙伴中途退场,万达商业评级下降触发提前还贷等等。老王转型轻资产,欲彻底脱离房地产,却依然受其束缚,万达重回a股上市的排队类别依然是房地产。
这一年,真的是扎心了,老王!
大佬们频繁卖大楼,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潘石屹卖soho、李嘉诚多次抛售……这样的消息此起彼伏,不绝于耳。除了大佬们售卖写字楼,更有诸多企业也加入了卖楼大军,比如联想、招商蛇口等。在广州,大宗交易成为商业地产的主力。
事实上,大佬们卖楼并非是因为商业地产不行了,相反,商业地产比房地产过得更滋润,2017年商业地产的销售增长量远高于住宅,且前景大好。请问各位大佬,这个时候选择卖楼,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再捂捂,或许能挣更多的软妹纸。
ps:老板,求拨款,我要买楼去!
传统办公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2017年,联合办公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更多的共享空间走进写字楼,也有更多的企业进入了联合办公环境。
在传统写字楼里办公的白领们,根本无法想象,原来办公室也可以被装修设计得很美,富有想象力与创造力;办公室居然还能畅饮啤酒、红酒,拥有“宠物之家”;原来,办公室也能像“家”一样,温暖、放松、舒适。
如果你愿意,空间家带你去体验这一切!
兄弟们,我们走,一起转型做写字楼
北京国际饭店、新闻大厦、洲际酒店,王府井淘汇新天商场、银泰in88、中粮广场c座……这些酒店、商场等,转型为写字楼的消息已屡见不鲜。其转型最主要的原因是写字楼收益高、运营成本低。同时,写字楼的经营管理也更为简单,成本相对低。
目前看来,商业地产项目转型为写字楼已是大势所趋,而处于盈亏阶段的商业地产项目,也都在考察学习成功转型案例,纷纷跃跃欲试,想从中获益。
商办遇冷,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2016年,930新政浇灭了发展势头正旺的商品房市场。2017年326新政,将游走在“刀刃”上的商办产品“彻办”,把这部分的投资客彻底挡在门外。如此一来,商办的购买群体只能是企业客户,以及具备北京市购房资格的个人用户。此外,政策还将建筑的用途重新整改,使得商办产品只具商业属性。
商办本就不属于住宅类产品,对于突如其来的限购,大家觉得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王健林、李思廉、孙宏斌的尬聊
7月19日,万达、富力、融创,三方就万达出售13个文旅城以及76个酒店项目的交易正式签约,被地产圈称为“世纪大并购”。
当天,状况不断,两次更换主题背景板。在发布会前,据说三位大佬在小会议室传出摔杯子的声音,这就尴尬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价格还没谈拢,王健林不乐意了。值得玩味的是,这次交接给富力的酒店交易数量,比之前出售给融创的77个酒店少了一个。
长租公寓,请开始你的表演!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top30的房地产企业已有三成涉足长租公寓,碧桂园、万科、龙湖、中骏等,都在积极抢食长租公寓这个万亿级的市场份额。
在房地产政策收紧的前提下,政府积极鼓励租赁市场。2017年,长租公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肆意生长。市场上已形成互联网系、酒店系、中介系、开发商系,各派系之间百家争鸣,热闹非凡。
接下来,长租公寓市场的“好戏”还将不断上演,这部大片势必不负众望。
郁亮,你有freestyle吗?
2017年,王石稳住万科后,将接力棒交给郁亮,一代房产大佬黯然离场。在王石退休之前,其实郁亮一直是当家人,“不务正业”的王石,几乎是一个甩手掌柜。
当万科真正开启郁亮时代以后,郁亮随即开始了他的freestyle。郁亮提出万科新定位,未来将以“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中心,推进全方位转型,进行多元化拓展,包括建造养老公寓、商业地产、推进产城融合、建造长租公寓、介入装修等。
购物中心体验式消费,还有这种操作?
购物中心、百货、超市关店潮的新闻层出不穷,谁能拯救日渐萎靡的实体店铺?答曰:体验式消费。
据赢商网统计,今年12月,全国将有107个购物中心“扎堆”入市。如今,新增的实体商业将其独有的体验式消费,作为经营亮点,释放消费需求,以谋求新出路,缔造新的消费时代。不仅如此,老的购物中心也在不断优化,在朝着体验式消费转型。
长期闭门不出,靠拿着手机“掌控”天下的年轻人们,是时候去购物中心看看“新天地”了,它们正在悄无声息地发生变化。
贾跃亭,年度“戏精”人物
2017年,贾跃亭或许没挣着钱,但一定是各大的媒体的“风云人物”,也可以说是最有话题性、最具争议性的一位。由于今年贾跃亭和孙宏斌“捆绑”在一起,因此也是房产圈的一个“沸点”。空间家认为,现在贾跃亭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应该是乐视大厦何时能出手。
有人说,贾跃亭一直在努力演戏,演技直逼奥斯卡。因此,年度“戏精”人物非贾跃亭莫属。
空间家从诸多大佬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中,总结出了商业地产最温暖,也是最扎心的一句话,“到最后,当你什么都没有了,至少还有一栋写字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