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司开业,或者直接出于税务筹划的目的,在临界点上,企业经常面临“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抉择,当然,他们俩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也非常明显。
在教大家抉择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之间各自的优劣及判定标准。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那我们今天从销售和采购两个角度切入,教您做好纳税人身份抉择
一、纳税人身份选择与销售策略
相同进销价商品下,纳税人身份的选择
1、增值税纳税人身份区分是,从征管角度出发的税制计设计,简易计税法是对国家对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优惠
2、同一商品,相同的进销价下,不同身份的增值税纳税人的税负是不同的,而这种不同,是源于商品或服务的“增值率”(或“毛利率”)不同,增值率=(含税销售额-含税购进额)/含税销售额
3、不同纳税人所销售的商品或服务在“无差别平衡增值率”下,增值税税负是相同的。
二、供应商身份选择与采购策略
【一般思路】
①增值税“进项”的本质是“预交”增值税
②增值税是“价外税”,企业应更关注“净利润”多少,而不是“税负”高低,故选择供应商的标准不是取得“进项”高低,而应是“净利润”多少
③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采购比价平衡点:a/1.17-a/1.17*17%*10%=b/1.03-b/1.03*3%*10%
b/a=86.80%
【例】
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需购进一批设备,现有a、b1、 b2三家供应商可提供该批设备。
学以致用,来看一个思考题。
若公司要为司机小马配部手机,叫会计小白去采购:
1、总价1000元自开17%专票;
2、总价900元代开3%专票;
3、总价800元自开普票;
4、对方收款100元,但无票。
小白该如何抉择?
来源:高顿财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