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企业成长之路:管理型增长和扩张型增长连锁企业增长有两条毕竟之路要走,第一条是管理型增长道路,即品牌通过自身的战略和运营管理,不断成长,最终形成一套成熟的运营模式,靠着模式的成功运作获得增长。第二条是扩张型增长的道路,即不断复制已经成熟的运营模式,扩充店面,占据市场。 可以说,管理型增长是企业成长的奠基时期,管理型增长时形成的特性对连锁企业日后的影响就好像人类童年经历对成年性格形成的影响一样深远,直接决定了扩张型增长的品质。由此可见,连锁企业要想有品质地快速增长,如何走好管理型增长时期的道路非常关键。
管理型增长之痛:巨人的倒下管理型增长的道路并不好走,它和所有的成长一样,都是痛苦的,一路上充满着各类的问题挑战,也许会导致企业停滞不前,也会极大的影响扩张型增长。“牌子,班尼路!”当时人们在电影院中看着黄渤的表演哄堂大笑的时候绝对无法想到,就是这样一句话,很大程度了决定班尼路今日被母公司德永佳集团低价出售的结局。虽然当时的宣传策略在打响知名度这方面的确很成功,但知名度并不能转换为成交量,反而使“班尼路”这个品牌和低端、廉价、傻子才奠基的形象紧密相连,丧失了对拥有巨大购买力的中高收入消费者的吸引力。这个形象在管理型增长时期形成,扩张型增长时期又不断地复制同样的形象,直接决定了班尼路的增长只能是低品质的。国际快时尚巨头h&m也面临这样的困扰,今年的前六个月内,h&m集团税前利润暴跌22%,第二季度营业额仅增长2%,这家靠着低质廉价获得快速发展的快时尚巨头似乎正在走入寒冬,不断爆出的负面消息如血汗工厂、侵犯人权、破坏环境等问题更是雪上加霜。这无疑又是一个在扩张性增长时期暴露了管理型增长时期所埋藏缺陷的一个经典案例。在企业管理型增长阶段,廉价吸引消费者,以低质量加快流转率,以剥削人和环境压榨成本的模式就形成并固化,在获得成功之后又在扩张型增长中不断被复制,最终进入了恶性循环,难以摆脱“低劣”“廉价”“作恶”的形象,被消费者抛弃也是在所难免。
重塑品牌,起死回生扩张型增长中的许多问题在管理型增长时期并没有显现,有的还甚至是连锁企业最初成功的原因,那为什么到最后它们变成了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呢?答案其实很简单,连锁企业最初形成的经营模式再急速复制时通常都会固化,而消费者和市场却是时刻变动的。当班尼路最初进入内地市场的时候,竞争并不激烈,消费者对时尚衣着的认知还处在初级阶段,只要打响知名度便能占有市场。但时移世易,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对个人品味和形象的认知进阶到中高级阶段,被和“低端廉价”“傻帽”捆绑的班尼路,自然要滚出消费者的购物篮。与h&m靠着同样模式起家的优衣库则早早意识到了这一点,现在试图极力撇清低端廉价的负面形象。企业要想起死回生,就必须重塑形象,并且认识到经营模式应该是动态的,要随时与市场对接。管理型增长和扩张型增长应该是一个并行的关系,而不是先后的关系。
连锁企业重塑系统应该从战略开始,通过分析宏观经济环境及行业、企业的动态和优劣势,找出符合企业自身的战略定位并及时调整。随后,必须根据新的战略定位重新梳理设计出新的、适应当前市场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及管控模式,根据现实需求调整相应的公司架构,从组织上保证战略实施。这套体系必须是动态的,不能再重复从前让许多大型连锁企业栽跟头的“先形成再复制”模式,而应该形成一套“边成长边扩张”的体系,形成和市场的良性互动。而要确保战略、模式、体系落地执行、不断改善的关键是人。所以必须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的训练系统及督导系统,从而实施辅导。并且,无论在什么阶段,都必须有优化升级体系:战略、模式、体系及执行力最终是要形成公司的企业文化。
运营人:罗永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