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座城市,之于中国时尚产业的意义是什么?
自2003年开始举办的上海时装周,它在完善中国时尚产业生态、助力中国设计师成长方面起到了先导作用。时尚,更加成为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性格。
得益于中国时尚产业中设计师、供应商、买手、平台商等相关从业人员的成长,这个生态圈开始更加有活力、多元化。其中,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为独立设计师与买手们搭建商业平台的showroom在上海迅猛增长。
在今年的上海时装周期间,以showroom为主的业态包括7大商贸平台:mode、ontimeshow、时堂、dfo、alter、not和tube,总面积约30000平米,让时装秀场与商业卖场联动。既有像mode(上海服装服饰展)这种大型的展会形式,也有像not showroom这种更为小型集中的展览,它们有些只是在时装周期间运营,有些则拥有自己的场地,全年运营着。创立于2014年4月的时堂showroom shanghai被媒体称为是“中国第一间真正意义上的showroom”。
showroom在中国(主要是上海)发展四年以来,帮助众多设计师对接时尚买手,设计师品牌在各个showroom的助力下完成着商业上的转化与发展。
这几年,跟时装作品发布有关的形式也变得多样,不再局限于t台发布,有些气质相近的设计师开始与一些独立的作品发布平台合作,有的是嘉年华形式,有的是艺术现场等。
在2017年10月,以庆祝原创精神、助力独立设计师发展的平台xcommons在上海成立。xcommons成立后,就携手了5个中国独立设计师品牌(fengyi tan、reclothing bank、whm、haizhenwang、没边boundless)的2018春夏系列发布首次登陆上海时装周。
前两年xcommons创始人张樱开始经营了自己的not showroom,当她发现细分平台对于上海时尚产业很有存在的必要时,她就创立了xcommons,“越来越多品牌有这样的需求,他们注重艺术表达和商业诉求的一个平衡性。他们在品牌的形象塑造上,更具有当代感或者国际化、更有深度,会追求一些更多的表达方式,所以才会有xcommons”。
她曾在英国留学,修读的专业是时尚推广。团队成员都以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为主,多元、国际的视野让xcommons所做的事情,更为专业、认真。xcommons的中文译名是“诸色会”,寓意着希望中国时尚生态出现一种诸子百家、百花齐放的状态,“形形色色,都有自己的一些风格”。
“中国showroom这几年的迅猛发展,不是虚假的繁荣”,她解释说,“随着品牌的增多,在国内建立工作室,以及有很多销售代理聚集在上海的周边,加上很多买手店都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以及运营模式,业内百货零售商场的升级转型,给到设计师品牌的机会增多了”。
xcommons在2018秋冬上海时装周期间,以“fashion acoustic(此时此声)”为主题,在延安西路 1262 号的上生新所海军俱乐部,与三个设计师品牌(whm、digest design workshop、ximonlee)合作,做了3场独立发布活动,并与音乐艺术家们合作对话。这些设计师的作品都有在not showroom陈列。
wmh
whm 2018秋冬系列是品牌创立后的第二个系列。设计师王浩铭在一系列日常化的单品中添加了适当的精巧细节,色调缤纷,沉稳。
digest design workshop(消化设计)
2018年秋冬系列是“消化设计”举办的第一场发布会,集合了“消化设计”积累下来的几十个经典版型,包括以藏袍为原型的长短外套;彝族大裤改良的外套和裙子,以及傣族的筒裙、黎族的贯首衣、民国的立领褂子等等。秀场地面的沙堆浮雕图样,来自非洲的树皮布,模特身上的腰饰以及徽章来自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拙朴陶鹰鼎。
ximonlee
ximonlee将在巴黎时装周期间和音乐人暨艺术家pan daijing共同创作的“master of mess”表演艺术作品搬至上海。以色彩作为视觉灵感,装置作品作为引导,歌剧演员、舞者及戏剧演员作为载体,该作品是ximonlee 2018秋冬系列的承载舞台,设计师ximon首次设计了女装。
而在“fashion acoustic”活动的前几天,上海时装周首日,xcommons继续与haizhenwang合作,在新天地a秀场发布了2018秋冬系列。
haizhenwang
haizhenwang 2018秋冬系列在制作上大量使用了维多利亚时期的欧洲传统服装元素和剪裁手法,融入欧洲宫廷图案与乡村元素,使碎花、雪纺、蕾丝和格纹拼接焕发新生,使传统与现代共存。
xcommons与not showroom是一个协同关系,创始团队主要成员都是同一群人。但这两个平台的关系,并不是一个负责设计师作品发布,另一个负责帮助设计师完成订货这么简单的定位。xcommons负责人说,“not showroom是帮助xcommons实现商业渠道开拓的一个途径。但是xcommons更开放一点,不会以not showroom的名义做这个平台”。
她们选择合作的设计师都有一些共同点,“几乎所有的品牌都有国外的留学背景,一半的studio可能都base在国外,比较展望国际。他们本身品牌的dna里面就有很强的一些内容,在品牌的建立方面,有一个自己很强的特点与身份认同,不是很随波逐流”。
xcommons创立不到半年,它已经开始逐渐得到设计师、媒体、买手们的一些认可。经常会听到来自他们的一些鼓励和称赞,“我们做的事情,活动也好,展览也好,是需要沉淀下来细细品味的,需要慢一点、花点时间去体会。不是说只是一个繁荣、热闹的场景,更多的是在于内容的产出”。
xcommons的创立也是因为张樱看到了中国时尚产业的机遇与挑战,她希望能整合更多的资源,实现设计师艺术与商业上的平衡,她们会从营销、零售,甚至生产物料供应环节,让时装产业的上游资源、下游资源都能够灵活互动,“现在的机遇是很多资源愿意被整合,例如百货商场渠道有些开始买手制,业态也在改变”。
这两年,天猫、京东这种大电商平台也开始深度参与时尚产业。
2018秋冬上海时装周就联手了天猫,共同提出了全球首个“云上时装周”的新概念。在mode showroom,天猫加入了一系列智能设备,包括人脸识别系统、地动仪等,通过热点分析方式完成对买手喜好度的挖掘,获得数字化买手信息。天猫也在上海时装周发布了第二代“试衣魔镜”和时尚买手机器人。2月,天猫还与cfda与迅驰时尚强强联手,打造了“纽约时装周天猫中国日”。京东在时尚领域的布局更快,跟米兰、纽约、伦敦时装周都有深度合作。上海时装周期间,京东也联合了好几位中国独立设计师办创意静态展。
国内两大电商平台的加入,正在完善中国设计师品牌的线上销售渠道,很多时尚电商的买手店也开始出现在showroom中挑货、下单。
面对电商平台的时尚加注升级,传统零售百货也在跟进。中国商业零售百货品牌、上海本土企业百联集团在2017年9月推出了旗下的精品集合买手店品牌the bálancing。“中国最赚钱的百货商场”北京skp 2018年3月,在负一至五层的明显位置都布局了自营买手店skp select,已经集合了200多个国内外设计师品牌。创立于1850年香港的百货制买手店先行者连卡佛在中国内地市场的成功,也给了很多传统百货零售商转型的参考。
线上、线下分销渠道的增加,都让独立设计师有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对于xcommons的独特竞争力,xcommons负责人说“xcommons会更注重于产业优化,支持品牌进行形象升级,然后辅助他们发声,帮助他们实现更多想法,以及完善商业部署、资源匹配或者是渠道拓展,从而达到一个商业、艺术的平衡”。
引领快时尚风潮的zara、h&m,总是迅速推陈出新、迅速商业获利,一波热潮来了,就收割一波热钱。而以潮流文化、个性年轻文化为主的新锐品牌,基本都是热热闹闹登场亮相。
蓬勃发展的时尚产业,除了“快”与“热闹”,也还有更多选项,比如,也可以试着慢下来一点。
作为资深从业人员,xcommons负责人说,市场需要的还是有独立风格的设计,“独立设计师就是要有独立的风格,风格多元化了,然后去匹配自己的受众,以及品牌形象”。
她们坚持在做的事情,是希望能传递出另一种感受力,“某种程度上,我们的呈现或者说是表达,是经过思考的。然后,经过思考、经过酝酿的东西,再表达出来,传递给观众,他们明显是能够感受到力量的”。
(jstyle精美 文:v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