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创空间这么火?看看国外的众创空间是怎么样的吧

众创空间的崛起
客观点儿来说吧,中国当前的众创空间,其实就是对美国众创空间商业模式结合中国市场特征“中国化”的成果。美国最早的众创空间是创立于2010年的wework。
wework位于美国纽约,是专注于联合办公租赁市场的一家企业。这家公司在最初成立之时面积还不到300平方米,但一个月后就实现了首次盈利。到2014年的时候,wework实现了1.5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利润率达到了30%,市场估值超过了50亿美元。wework的主要运营模式是运营办公空间,其中包括了办公室,会议室,娱乐设施,生活设施,为广大创业提供了便利的企业运营条件,可以说这就是现在共享办公的鼻祖啊。除此以外,wework还为创业者提供各种跟创业关系密切的活动,如定期举办社交活动,促进创业者之间、创业者与投资人之间的交流,充当中间人,为创业者之间、创业者和投资人、初创企业和成熟企业之间搭建业务或资本合作的桥梁。
上海威海路wework
上上海威海路wework
那众创空间是怎么赢利的?
第一种赢利模式:wework模式
wework模式有三大核心: 成本控制、空间设计、社区构建
成本控制:众创空间的位置非常重要,wework的空间全部选址在城市核心地段的核心位置。目前wework进入了美国的10个城市(东部4个,西部4个,南部2个)以及伦敦,阿姆斯特丹等地,基本上都是科技教育神经极度发达的地方。但他们获取的房子却形态各异,包括仓库,超市,文化建筑等,主要是为了控制程本。同时,wework做出非常高效的设计,出桌率可以达到5.5平方米/人。
空间设计:wework的空间设计是由心理学家完成的,而非室内设计师。wework特别看重如何调动众创空间中使用者的心理感受,这是特别有意思的地方。
社区构建:活动是wework的一个核心,包括线上社区,会员体系等。反而,它的创业铺助性服务并不是最主要的。很多时候,共享办公服务的对象并不只是创业公司,而是大量的自由职业者、小微企业,代企业的外挂架构等,甚至克林顿的办公室都在wework里面,它做的事生态和圈子文化,投资孵化并不是它的核心。
第二种赢利模式:ten ten wilshire模式
这是洛杉矶一个很有意思的项目,目前正在复制到美国其他城市。它是一个集成公寓、办公、娱乐等多种服务的综合体,对应到国内可以理解为共享办公和u+公寓的结合体。它的特点是:拥有大面积的公共场所,包括娱乐,体育活动、点子交易等,鼓励空间里的人多在公共区域内交流沟通,是一个典型的社区概念联合空间,一个“在一栋楼里办所有事”的空间。
怎么样才能让大家获得更多的交流?社区的独立居住空间都是极简的,标准化的,甚至是由床和桌子,其他所有的活动都在公共空间内完成,但比起大学宿舍式的共享空间,社区里的设施都是非常智能化的,保证优质体验的同时,把大家都“赶“到一起吃饭,娱乐,活动,聊天。
第三种赢利模式:rocketspace 模式
rocketspace专注于做未来独角兽的孵化,它的方式是整合资源,做生态系统,很多大企业都是他的资源合作方。rocketspace每月会从100家申请者中筛选出20家左右入驻孵化,入驻企业将会得到丰富的资源支持。
rocketspace的创始人非常善于整合国际资源,将一些国家的科研经费,自然基金会等资本引入创业项目,与出资方一起共同孵化科研项目。另外,rs还为一些想转型的大型企业提供转型实验室,其中以高科技为核心竞争力的实验室占大多数。
这个空间的收费非常昂贵,比市场价高出3倍。创业者仍然争先恐后地申请,为的就是进入到这个围绕rs的生态系统中来,吸取它所提供的养分。
目前rs已经孵化了175家创业公司,募集了来自会员和校友的47亿美元资金,全球合作伙伴75家。
第四种赢利模式:y combinator 模式
t combinator是一家孵化器公司,类似的还有500 startups等,这种模式是综合性的共享办公空间,它提供办公空间,导师,投融资对接等创业资源,可以理解为创业加速器。它更强调资源整合。从y combinator毕业的公司总融资金额达到30亿美金,市值累计超过300亿美元。以yc和500startups为代表的空间+系统+生态+投资+后台的创新模式,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其具备帮助创业者快速成长的能力。加速器在美国的数量也是极少,在硅谷地区也只占到孵化空间的5%左右,但这是最成功的一种孵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