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荣晋:“无为”智慧与企业管理

《老子》三章云:“为无为,则无不治。”一 、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第六十四章)“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六十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四十九章)(一)、在市场经营上要“经营人心”。(二)、在现代管理上,根据马斯洛的人生需求层次论,实施人性化管理:“顺民之所欲”和“除民之所恶”。管理者需要“顺其自然的智慧”。有一位管理大师说过:“有两样东西比金钱和性更为人们所需要,就是认可和赞美。”台湾奇美集团创办人许文龙。二 、 “治大者不治小”汉代学者刘向的“将治大者不治小,成大功者不小苛。”(《说苑政理》)“导演”与“演员”;“指挥者”与“演奏者”;“将帅”与“战士”。汉文帝问答陈平。丙吉察牛的故事。台湾王品集团董事长戴胜益、台湾奇美集团创办人许文龙都把ceo定位为思考者。法国社会学家帕斯卡指出:“人类对于琐碎事物的敏感和对于最主要的事物的麻木,标志着一种不可思议的错误”。日本管理学家占部都美把企业家分为五种类型。三、 “君无为而臣有为”“君逸臣劳国必兴,君劳臣逸国必衰。”“任官得其人”这一命题,有两层涵义:一是在识贤、求贤上要有所作为,二是在用贤上要有所不为。“君无为”是以“臣有为”为先决条件。要求高层管理者必须具备伯乐识马的识贤能力、刘备三顾茅庐、姜太公钓鱼、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求贤精神,要有所为。在识贤、选贤上,道家反对“以貌取人”、“以言取人”。认为“行”(实践)是检验贤与不肖、君子与小人的唯一标准。考察人才、识别贤否,只能“以行(实钱)取人”。“委之以财而观其仁”。“杂之以处而观其色” 。在用人上,要求高层管理者对于贤臣必须高度信任,充分授权,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有所不为。鸟市买鹦鹉的故事。美国纽约附近的贝尔实验室。“最好的领导者是能帮助人,让人不再需要他。”“领导者的责任在于既要做到你在领导,又要做到别人并不认为你在干预他。”中国台湾奇美公司董事长许文龙按照“君无为而臣有为”的理念,推行“不管理学”。“君无为而臣有为”的管理思想,从本质上是一种“抽身谋大计”的智慧性管理。四 、 “因材质而用众”“因材质而用众”命题的主要含义有二:一是根据人的才能、品格、智慧差异而用人,二是根据人的兴趣、爱好、气质特点而用人。“鸡呜狗盗”的故事。(一)、在理性层面用人,必须坚持“授任必求其当”(“能职匹配”或“职能相称”)的原则。吕柟(1479---1542)《泾野子内篇西邻五子》一文。古人曰:“君子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者,乃治乱之原也。”不可重用7种人。(二)、在非理性层面,要求管理者还必须善于根据人的兴趣、爱好、气质特性用人。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把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四种气质与职业的合理选择。佛祖善于用人(弥勒佛与韦陀)。五、 “不争之德”与 “兰海战略”2005年,哈佛商学院出版的《兰海战略》一书,是由欧洲工商管理学院w.钱.金和勒妮莫博涅合著的。“兰海战略”的基石是“价值创新”。(一)、在市场上,有两种竞争战略:一是“红海战略”,二是“兰海战略”。所谓“红海战略”,是指“行业恶斗”现象海尔集团张瑞敏对“兰海战略”有一个形象的现代解读。(二)、“不争之德”的现代解读。 所谓“不争之德”,主要含义有二:一是 “不争而善胜”。老子认为“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老子》七十三章)认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夫唯不争,故无尤(怨咎)。”(《老子》八章)所以,圣人“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六十六章)“不争即大争”,竞争之妙即在“不竞争”之中,含有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北宋侍卫兵以不辩胜雄辩的徐铉。莱维施特劳斯由穷光蛋变成“牛仔裤大王”。联想杨元庆的“乡镇电脑战略”。在市场竞争中,有三种情况可以采取“不竞争”的退出战略:第一, 不加入市场卖得正火的产品竞争。第二, 不介入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第三, 不参与恶性的市场竞争。二是 “进道若退。”(《老子》四十一章)老子的这一命题,意谓“退”是为了更好的“进”,“退”是“进”的一种手段。(1)、山东扳倒井酒业集团。扳倒井集团老总尹在鲁的“回避是为了更好地出击”的经营策略(2)、“爱立信”2001年4月1日宣务退出手机生产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