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舟对话世界AI领军人物:超级机器是否有慈悲之心?

“每一个地球人的后面,将有10个机器人给他工作。届时可能90%的人不需要工作”但是,“超级机器是否有慈悲之心?”
一场关于人工智能、机器人与人类的“三角关系”的国际公开课,9月23日下午在2016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期间上演。腾讯大学邀请到了《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mit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丹妮拉·鲁斯、腾讯公司副总裁殷宇同台论道明日ai世界。中国互联网的举足轻重的“老兵”,人人公司董事长兼ceo陈一舟主持了这场涉及人文、学术与产业的未来大讨论,并为中国网民们描绘了一副既让人激动不已,又忐忑不安的未来景象。
陈一舟首先向《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抛出事关人类命运的大问题:ai能让人类更幸福吗?现实可能比较残酷,按照瓦尔·赫拉利认为农业技术只让人口增加却让农民工作不快乐的逻辑进行推论,ai能解放人类的劳动力,但很有可能不能让全人类得到幸福——大多数人可能因为ai而变成“无用之人”。
接着,陈一舟继续向机器人专家mit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丹妮拉·鲁斯抛出难题:未来的家庭机器人靠谱吗?丹妮拉认为,目前机器人技术的表现能打80分,但要使得机器人进步到90分甚至99分,要突破的技术难点还有非常多。
对面腾讯公司副总裁殷宇,陈一舟引述《三体》的“跨维攻击”,问腾讯是否担心来自ai的攻击而被颠覆。殷宇指出,事实上ai并不是新的概念,在搜索、社交、广告、游戏等许多领域,腾讯公司实际上已经使用并积累着丰富的ai技术和经验。但他指出,目前全球范围内的ai引擎都是孤立运作,只有把分散的ai引擎用云计算“连接”起来,ai才有可能变得更加聪明。
面对不可回避也无法错过的人工智能浪潮,四位全球顶级嘉宾都不约而同地给出了相近的预测:未来几十年,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乐观”,但再往后几十年则是“悲观”。
下面进入腾讯大学国际公开课的对话现场,点击观看。
ai会让大多数人变成“无用之人”
陈一舟:第一个问题会问尤瓦尔﹒赫拉利教授。你的《人类简史》在中国很受欢迎。你在书中谈到了农业技术的创新:农业技术制造了更多的人口,但是农民的工作非常辛苦,他们并不高兴,可能还不如以前打猎采集,自由自在地生活。我的问题是:ai时代人们是否会变得更加幸福?世界人口是增加还是减少?
尤瓦尔﹒赫拉利:历史告诉我们,人类在获取能力上是非常好的,但是如何把力量转变成幸福感,他们并不擅长这一点。每一种技术都有正面和反面。一方面ai可能会将人类从重型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获得乐观;但是也有一个危险,就是很多人会变成无用的人,在经济上无用、权利上无用。如果大多数人在经济上成为无用的人,不知道国家会不会给无用的人提供利益,比如说医保、教育等。所以这就是一个危险。
陈一舟:我一个月前做过预测,未来几十年每一个人后面可能会有十个机器人帮他们工作,全球gdp可能上升10倍,地球上90%的人也许不需要工作。但是他可以做研究、搞娱乐、搞艺术,古代的希腊人就是这样的,因为他们有很多奴隶。未来可以说机器人将是新的奴隶,只是我们可以暂时不去关注它们的人权。
目前的机器人只能打80分
陈一舟:丹妮拉·鲁斯我的第一个问题是,我看到有一个机器人在做烹饪,它可以照着食谱给家庭提供服务,可见机器人不仅仅只限于驾车。你觉得如果未来家庭机器人大行其道的话,技术上必须要有哪些突破?
丹妮拉﹒鲁斯:在家里很多家务都可以由机器人来执行。如果我们花精力开发、做研究,让科技向前,我们可以让这个成为现实。
但可能这个机器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没有我们料想的那么好。比如说清理桌子,我们觉得很简单,对人来说特别自然,但是对于机器人来说它们会做的特别差,所以我们要考虑的就是要让我们的想象越来越好,机器人的事业越来越棒。
现在机器人的表现只能达到80分,如果要让它的表现达到90分甚至99分,如何操控机器人非常重要。比如一个很大的机器打扫过来的时候,可能会打到人,机器人必须要更安全。还有就是互动和交流,现在机器人越来越适用于环境和具体的任务,但是在我家里没有“可预见”的环境,所以你要这个机器人适用于不同的环境,不同变化的工作,这就需要一系列语言上的交流,能够让人和机器人交流,然后互相协同工作。
陈一舟:你觉得什么时候大家能负担得起机器人,比如说2万美金的家庭机器人会普及,哪些公司会成为这个市场的领导者?
丹妮拉﹒鲁斯:我不能做一个很准确的预测,但我可以跟你讲一下大概的可能性。比如说计算机,20年前我们都不可能想象现在的世界会变成这样,很多事情20年前根本就没有办法想象,所以未来肯定是有无限可能的。
可能会有一个机器人什么都能帮你做,但这个过程会演化的比较慢,很多公司有推出自己的机器人,比如说在家居环境里的机器人,但是可能没有办法很好地做一些推理。在材料和机器人的主体方面,以及计算机技术方面都有很多挑战。
把ai引擎“连接”起来它才能更聪明
陈一舟:我本来以为你会说到谷歌、特斯拉、facebook等公司。我们知道腾讯是国内,甚至在世界上的互联网通讯方面是非常领先的公司,同时腾讯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游戏公司。mel,腾讯是否担心遭遇《三体》中描述的“跨维攻击”?也许某一天一个很小的公司冒出来,可能就做了一个很小的人工智能的游戏,然后一下子就火了,一下子就成为了世界第一的游戏,或者会有一个新的机器人聊天平台,它一下子就火了,取代了你们在这个行业的领先地位。你觉得这是一个威胁吗?
殷宇:1956年在达特茅斯会议上,人们定义了人工智能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并不是这两年突然冒出来的。它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在我们身边。比如,谷歌搜索会使用语意分析分析我们的搜索关键词。在我们的网络游戏中,我们也有一些npc(non-player-controlled
character),他们不是人控制的,而是由程序算法控制的,这些算法背后也使用了人工智能的技术。腾讯的另一大业务是广告。你在微信的公众帐号的文章内容底部会看到广告。我们会使用自然语言分析去研究这篇文章的内容,从而来针对不同的文章内容去选择展示不同的广告。所以,人工智能的技术其实已经进入到我们的各个领域。
但是我们也面对一个问题,现在每个领域中的人工智能引擎都是孤立。如果我们想创造出真正的大脑般的人工智能引擎,去解决更多的问题的话,我们就需要把不同领域里的人工智能引擎整合起来,把各个领域的数据都注入这个引擎中,不断地训练这个引擎。
所以,腾讯在人工智能这个方面已经在利用自己的优势做一些探索。当然,我们也非常欢迎更多创业者加入进来。18年前我们也是一个小公司,所以一切皆有可能。但对于创业公司,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重要的不只是人工智能技术本身,而是我们要找到能够商用的刚需应用,让更多的用户从中收益。只有这样的应用才能推动更多的人和资源投入到这个产业当中来,才可以有更好的发展。
人类会用“超级智能”毁灭自己吗?
陈一舟:yuval,您预测智能的演化可能会超越有机的生物载体。人类的祖先一开始是一些单细胞的生物,然后变成多细胞,越来越进化。所以你说的“超级智能”如果出现的话,进化将以硅为基础,进化的速度会更快。那什么时候我们能进化到“超级智能”?对于人类能否平稳跨越“超级大脑”的进化阶段,您的看法是怎样的?想听一下消极和乐观两方面的观点。
尤瓦尔﹒赫拉利:我想更多是乐观面,因为人类有能力自我摧毁。1945年的时候有核武器,50年代到60年代的时候有病毒。这完全有能力可以摧毁人类,但它并没有发生,而且人们利用这个机会把武器转变成了国际政治,让我们的现在所处的世纪成为历史上最和平的一个世纪。
很多人属于吃的过多,比如说以前一年有70万人死于灾难和战争,现在更多的人是死于肥胖病,现在更多的人是死于自杀,而不是暴力。我知道我们仍然有一个很长的路要走,站在过去60年代、70年代的数据记录可以让我们乐观的认为即使人类有这个技术能力自我摧毁,但是还是能够应对这个挑战,好好的利用它。
陈一舟:对,这是一个非常乐观的看法。
尤瓦尔﹒赫拉利:当然了,如果你可以自我摧毁,只需要犯一个错误,就完了。
陈一舟:是的,问题很大。今年alphago打败了人类,大家很触动,行业在思考,这其实是人类历史上的大事件。针对这件事,我在腾讯科技频道发表了一篇文章《机器是否有慈悲之心》,表达了我对于ai未来的悲观看法。人类进化史经过自然选择中的集体选择机制:一个战士为保卫自己的部落牺牲,他的基因会通过他的家人和亲属延续下去,人类因此有利它的基因,虽然本质上是自私的。但是“超级智能”不是这样进化的,它不会天然具有为了人类而牺牲的概念。
发展机器人工业关键是人才
下一个问题问丹尼拉:丹妮拉,你很喜欢中国,你也是mit新加坡项目的先驱者和领头人之一、我们中午讨论了中国机器人的发展,还争论过中国的哪一个城市,北京,还是深圳,将会是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的中心。我想听一下对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行业,您对中国政府有什么建议?对于中国机器人行业和ai的创业者有什么建议?
丹尼拉·鲁斯:最重要的技术发展因素是人才库。如果你是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即使只有10%的人是有创意的,有远见,但他们也能够想出一些让你往前走的想法。我想最重要的是要关注年轻一代人,要确保他们受了良好的训练,这对于ai还有机器人行业是非常有挑战的。
你必须要成为一个超级的计算机科学家,利用一系列知识才能制造好机器,因为你要了解机器的方方面面,要了解大脑,要能够了解这个现实的物理世界,有物理的知识,化学的知识。机器人学是很有趣的,但是也是很高难度的,你要获得这些全部的技能并不简单,我们要注重精英教育,推动人才库的创造,让他们能够有创新能力,进而推动下一步巨大的创新。
另外一个建议就是我们要想出来更好的方法进行交流和合作,比如说把中国的学生派到国外学习交流,这也很重要。
腾讯三层级制定ai+战略
陈一舟:下个问题提给mel。人工智能是比互联网更大生产力,很多公司非常重视。那么,腾讯对ai的态度如何?有什么样的战略?
殷宇:对于腾讯来说,我们知道这是一个趋势,腾讯肯定得加入。我们的策略分三个层面。在基础研究层面,我们建立了一个ai实验室做基础研究,包括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分析、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技术。人才在这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对每个公司来说都是这样的,我们希望吸引全球最好的人才。
第二个层面,腾讯是一个商业应用的公司,我们希望探索如何在各个产品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我们的人脸识别系统已经应用到微众银行的网上开户流程中。腾讯的游戏可以开发更加智能的npc。在qq、微信这样的社交网络中,我们有非常多的商家需要跟我们的用户交互,我们可以开发出智能的客服机器人,替商家去帮助客户解决问题。这些是我们商业应用层面的策略,寻找可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刚需应用。
第三个层面,和我们大会的主题非常相关,就是要开放。我们要开放api,去推动像机器学习的发展。让所有的合作伙伴都可以使用我们的人工智能引擎。本来你可能有很多的硬件约束,无法拥有自己的人工智能计算系统。但是只要是你用腾讯云的人工智能引擎的api,就可以很轻松地使用到腾讯的人工智能资源。开放是我们的核心策略,我们在这个策略的支持下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
我们希望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可以把我们互联网+的战略升级到ai+。用ai去给我们更多行业带来更大的发展动力。这是我们希望做到的三个层面。
陈一舟:腾讯在开放方面确实做的不错。据我所知,人人公司投资的公司里至少有两家公司在和腾讯合作,一家用腾讯的ai云做药物的晶型计算,另外一家和qq合作,做vr游戏和对战平台。
未来几十年很乐观,再往后几十年很悲观
刚才大家畅谈了很多人工智能的方方面面,最后我有一个问题丢给三位,请各位仔细思考,回答:关于人工智能的未来,和你的同行相比,哪方面比他们更乐观,哪方面比他们更悲观?
尤瓦尔·赫拉利:我觉得悲观的一点就是ai的发展总是带有一定的危险性,这些“超级智能”实体可能有一天比人类更有力量,而我们会在这个过程当中丧失意识,进而我们失去了控制命运的能力,我们提供的很多生物数据、计算能力可能让它们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