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危机(fd)通常是指企业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困难和危机,其极端形式是企业破产,当企业资金匮乏和信用崩溃同时出现时,企业破产便无可挽回。所以,为防止企业财务危机与破产的发生,每个企业都在寻求防止财务危机的方法和拯救危机的措施,要想在激烈的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重视对企业财务危机的分析与研究。 拨动开关
一、企业财务危机的危害
财务危机给企业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使企业流动资金占用急剧上升,资金极度缺乏,无法周转;另一方面,由于可利用的资金相对减少,致使企业只能维持简单的生产,无法扩大生产规模。企业财务危机..的实质性危害可归纳如下:一是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由于企业历史包袱沉重,资金占用居高不下,加之由此而带来的资金占用费和银行贷款利息逐年滚动上升,造成恶性循环,致使企业经济效益滑坡,生产经营严重受阻。二是制约企业的发展后劲。由于企业发生财务危机前,出现潜亏挂账,虚盈实亏,甚至由于产生亏损无法形成积累。因此,也就无力进行更新改造或扩大生产规模。三是打乱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由于发生财务危机时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将以危机为重,陷入一片混乱,致使企业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决策,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连续性。四是挫伤职工的生产积极性。由于企业负债经营,效益严重滑坡,直接影响到职工的经济收入。五是降低企业的竞争能力。由于企业效益不实,流动资金长期挂账无法周转,致使企业在场竞争中缺乏必要的经济实力和承受能力。因此在场竞争中往往处于被动状态,难以取胜。
二、企业财务危机的对策
1、企业财务危机的征兆
企业财务危机不是一朝一夕所致,任何企业在出现财务危机之前,其实种种不祥的征兆已如浮出水面的冰山,逐渐浮现,我们掌握征兆特征,从萌芽状态解决问题。
(1)三角债严重。
企业之间常互相拖欠货款,更严重的是,在现实情况下,这种债务关系更超出了“三角”关系,从而成为一环套一环的债务链,“拖欠不还”似乎已成为一种风气。为何企业三角债的问题愈来愈严重,看来主要原因是企业之间对法律的了解及执行观念不强,常常不能严格履行合同,导致企业之间互相欠债,这种严重的三角债问题,不断造成企业的坏账,使原来信用不高的商业信用更显低劣,甚至影响到银行的信用。因此,三角债的危害性远远大于一般的高负债率,是即将触发企业财务危机的征兆之一。
(2)账目长期纠缠不清或处于混乱状况。
一是银行存款对账单与银行存款日记账长期不一致,没有定期作银行存款调节表;二是往来账与实际发生的债权债务不相符,该收回的不能及时收回,该转入收入的也长期挂账不作收入,有的甚至通过往来账来搞其他的业务;三是会计报表反映出的只是企业管理者们的目标数,其真实性可疑。
(3)内部缺乏监督机制。
一些企业管理者可以不受任何制约地主宰企业的一切资产,以权代法,随意地动用、处置企业的资金,重大的投资项目不通过招标等竞争机制,也不通过正常程序报批实核,对于有风险的长期投资不作出任何可行性分析和考察,内部亦缺乏监督制约的机制,又违反法定的程序,结果造成了巨额资金有去无回,导致企业资产大量流失和浪费。
(4)追逐短期利益。
有的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经营上毫无办法,却精于在财务上巧立名目。如有的企业主要业务收入连年下滑,却通过股票等投机行为,使其他业务收入大幅度增长。当国家行业政策一旦规范或是股票场出现震荡的时候,企业的经营就举步维艰,其中大部分的最终结果必然是收入滑坡,成本费用高涨,导致债台高筑。
(5)管理者损害企业利益。
有的企业管理者将企业资产随意抵押,为其他企业风险的项目提供担保,引起官司后因承担连带责任而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有的把公款长期借给私人或私人企业占用,有的偷逃税款……在这些行为的背后,有许多不明不白的东西,若是追究起来,企业负债者大不了以一句“决策失误”、“大环境造成”作借口,不愿为承担损害利益而负任何责任。
除了上述之外,企业财务危机的征兆还有很多,比如销售额持续下降,缺少运作资金,人才频频跳槽等等,危机是不可避免的,但相当多的财务危机是可以事先防范的,企业应该视预防财务危机为一种投资,如发现有财务危机的征兆,应马上设法解决问题,而不是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