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互联网经济还没有实力挑战美国

麦肯锡的研究报告表明,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占gdp比重超过了美国,以及大多数发达国家。去年比重为4.4%,而今年虽然各方高呼“凛冬将至”,然而互联网经济尚未有明显下滑。此时国家领导人去乌镇讨论互联网经济,更可视为中央对互联网经济的高度重视。有意大力扶持。然而,狂欢能够在政府的鼓励下继续进行吗?这有点悬。
对于互联网经济超美的现实,如何来看?我知道在本年年中股市高涨时,中国股市总市值一度超过了十万亿美元,然而好景不长,接下来就被股灾打回了原形。这显然是中国经济体量不够,而且修炼远未到位。那么互联网呢?虽说中国已经有了阿里巴巴和腾讯等巨头,但它们倒海翻江,还仅仅是在国内。国际影响力远非微软,谷歌等可比。bat总市值都没有赶得上谷歌,这种情况下,互联网经济比重倒是超过美国了。多少蹊跷。
这反映的不是中国互联网实力的真正大幅增强,而是反映了资本虚火旺盛。除了互联网经济,中国的房地产经济占gdp比重达到16%,而一般国家都很难超过6%。这已经是互联网与房地产一样地并驾齐驱了。反映经济结构的畸形。其他产业应有份额被严重挤占。
回顾下这几年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开始是有盈利模式的,后来不需要了。只需要讲个好听的故事。再后来,好听的故事都未必需要。因为你看不懂的未必别人看不懂,不懂也要投,免得被别人抢占了先机。大家抢着烧钱,补贴用户,虽然不知道怎么赚钱。据说这是不必着急的事情,好像竞争激烈的态势
下,谁都能等得起似的。这就已经到病态阶段了。再想想政府要“万众创新”,大家一起来创业,众多“土高炉”里要出高精尖,何其难也?我只能说,这可能有点过了。政府是不是想要再推一把?这不好说,不作评论。
一口难吃个胖子,即便是新兴产业发展,也是有节奏的,有波峰,有波谷。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大发展是因为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在大幅提高——连年消费增速超越
gdp。今后还要消费能力的持续发展,这得看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了。马云说阿里巴巴发展会很好,他看好中国经济继续发展。不过现实是,中国经济负债越来越严重,经济发动机有熄火的趋势。根本还是投资太多,需求不足。而政府方面又没有减弱投资,乃至进行大规模的促进消费的税改计划。那么未来的经济趋势就很难说会有根本改变了。
现在说中国投资过剩,是对的。资本过剩了,利润率就会降低,那么寻求资本保值的人们就会“病笃乱投医”,各种互联网理财纷纷上线,回报率反而比投资过剩前更高了。清醒些吧,互联网产业的既得利益者们现在正在“拉高出货”。互联网经济跌落凡间,指日可待。
作者:姜洪智|来源:idonews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