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染病防控综合实力明显提升!新疆启动重大创新实践

近日,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球公共卫生中心主任、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董小平表示,我国传染病防控的综合实力明显提升。比如说艾滋病、乙肝、结核、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其发病和死亡都控制在比较理想的范围内,多种新发和输入传染病在近几年不断出现,但是从来没有引起太大的问题,得益于及时和有效的控制。
一直以来,乙型肝炎、肺结核、艾滋病都是影响广泛的传染病。其中,由于艾滋病患者免疫系统遭到破坏,会产生多种并发症,艾滋病患者中的20%是死于并发的肺结核。因此需建立重大传染病防治体系,有效落实应对准备和综合性防控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急性传染病在我国的发生与流行。
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牵头下启动建设的全疆传染病远程医联体平台,正是全面加速新疆重大传染病防治体系建设的重要创新实践。平台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六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新疆六院”)为核心,辐射下端96家县级传染病医院、综合医院感染科等。该项目由心医国际助力建设并服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殷宇霖表示,传染病的防控是新疆非常艰巨的一项任务,也是今年新疆地区卫生计生的重点工作。目前,新疆地区主要防控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艾滋病、脊髓灰质炎等。
建设以新疆六院为核心四级全疆传染病防治网络体系
此次创新实践的新疆传染病远程医联体平台建设,将构建和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四级全疆传染病防治网络体系,可在医联体远程网络覆盖全疆的基础上,实现从最基层第一时间搜集传染病患者信息、第一时间治疗,加强重大传染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预防控制,有效防止疫情扩散。
同时,可进一步推动集合疆内、国内传染病优质医疗资源,启动对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患者的远程会诊服务,助推全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通过互联网医疗实现医生及病人全流程管理,实现规范诊疗,提高基层传染病诊断正确率,为基层患者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带去更多实惠。
通过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新疆六院可向全疆州县基层医院及抗病毒治疗点提供传染病相关远程会诊、远程影像会诊、第三方会诊系统(如心电、病理等)整合、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及远程预约、远程医学教育、信息发布与查询、统计分析等远程医学应用综合服务,满足各级医疗机构多方位远程医疗应用需要。
“医、教、研、管、服”聚力,开启患者就诊便捷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平台将对全疆各地艾滋病等疾病防治机构进行医疗指导、医护人员培训、管理督导,增加诊断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通过研发实施区域平台、区域合理用药平台和相关辅助功能模块,实现“医、教、研、管、服”五大功能。逐步通过分级诊疗与双向会诊实现检验、大型设备检查与结果互认、重症结患者转运、远程会诊、信息共享等便捷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