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公司都会不定期组织素质拓展来提高员工的团队凝聚力,其形式也无外乎打打真人cs,参加一些闯关挑战游戏,还有的纯粹就是玩儿,去趟海边或爬爬山,让彼此之间多一点交流。今天要说的这位老板却剑走偏锋,让全公司人下地干活,但效果出奇的好。
本月中旬四川某公司的晨会上,员工张超有些状态不佳,像是怀有什么心事,会后还多次到老板办公室门前徘徊,但始终没敢进去。这一反常表现引起了董事长余金龙的注意,于是主动把他叫到办公室谈话。原来前几天张超向人力资源部申请三天假期,但又没说出个具体理由,人力没有批准。至于为什么要请假,他实际是担心家里的秋收。张超出身农民家庭,家里种着2亩稻田,眼看丰收在即,然而父亲疾病缠身,母亲一个人力量甚微,因此张超心里惴惴不安,但又不好意思说明。
张超是今年才入职的新员工,工作上十分兢兢业业,而且勤学好问。巧的是老板余金龙也是农民家庭出来的,他能切身体会到农村的艰辛和秋收时节缺少劳动力的焦虑。于是当即决定把公司第三季度的素质拓展活动提前,而且更改了计划,他要让全公司的人都去张超老家地里干活。
秋收体验计划于17日进行,由11辆车组成的车队从城区出发直奔张超家。共有75人参与,为了不给他家里添麻烦,特分配43人负责秋收,另外32人负责买菜做饭。半个多小时的车程之后,余金龙召集大家进行了更细化的分工,有收割组、转运组、打谷组和晾晒组。由于公司员工大多是年轻人,很多人没参与过农活,每组还特配一两个有经验的员工进行“专业指导”。2亩稻田,这群人只用了4个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收割、脱粒和晾晒工作,而这些农活往年则需要张超一家四口忙活四五天。
劳动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而且工具也没那么多,每个组都是轮流上阵。有的年轻人没干过农活,一到田间地头倍感新鲜,劲头十足,结果不一会儿就累趴在地上,大呼“不行了”。劳动是光荣的,也是快乐的,稻田上空不时传来阵阵欢笑。
笔者也生在农村,这样的场景也经历过一次。那年麦收时节,经常帮各家操办红白喜事的崔大爷病倒,地里大片的麦子没人收割。小麦比水稻更急,一旦成熟就必须马上收割晾晒,否则一刮风下雨全毁。村广播站大喇叭里说明了情况,崔大爷人缘好,乡亲们纷纷拿起镰刀奔向地里,当天下午一袋袋麦子就被扛到崔大爷房顶上晾晒。我还记得村里木匠一边擦汗一边笑着说:“大伙儿一块儿干活才得劲儿,就跟又回到生产队那会儿似的。”那天我才知道,原来劳动可以让人这样痛快,如此开心。
余老板让大家出了力,流了汗,但这一决定真不失为良策。不仅达到了素质拓展的目的,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增进了团队协作的默契度,而且还勾起了一些人的怀旧情怀,让另一些人体验到务农的艰辛,从此更懂得感恩。更重要的是,此行解决了张超家的实际困难,让公司变成了一个有爱的集体。当然,余老板这不同寻常的一次活动,媒体的传播也给他的公司省下来一笔宣传费用,口碑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愿这样有情有义的老板,这样有爱的集体,可以在未来的创业道路上收获更多。
我是十九妹,用感恩的心关注社会,也承情读者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