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实现职业生涯最大的一次转折,跳了第一次槽。就像和初恋分手一样,这个转折过程有纠结、有不舍、有恐惧、有期待,种种情绪的交织,曾让自己夜不能寐,辗转反侧。但是幸在自己有一颗不走回头路、不回收说出去的话的傻劲,最终还是把这一步迈了过来。决定把这次经历中的感受记下来,当作这一过程的一个顿号。这个过程尚未最终完结,一切都不是定论。
一、工作5年和工作3年,真的不一样
我2012年7月硕士毕业参加工作,加入到一家能源行业的上市公司。2014年,石油危机开始,公司收到很大的波及,裁员、降薪等等轮番上阵。到2015年底的时候,满打满算工作三年半,那会周围同事跳槽、薪水翻番,而在现有公司里虽然涨薪、但是越涨降得越多,这种反差让自己的心态有些失衡。于是准备看看外面的机会,初步的目标是17k。但是那时的信念不强烈,也没有正经找。最终没有找到一家单位愿意出17k的offer。
2017年初,工作快5年。不到1年半的时间里,自己在公司内部也晋升一次,薪水也达到了17k,也顺利拿到公司期权。但是,随着晋升后工作内容的变化,工作上的扯皮事件和因为职责不清而干多错多从而也被终极大boss骂多的情况,越来越频繁和普遍,最终把我的玻璃心给敲的稀巴碎,我最终下定决心:离职!(当然没有预想到,即使去到新公司,这个问题也依然会存在。)
想想2015年底的遭遇,新找工作,薪水应该不会涨太多。可是事实超乎我的想象,要30k而痛快给offer的企业大有人在。现在开始给公司大规模招人,也清清楚楚地感受到,在一个岗位3年和5年,新东家给出价位是完全不一样的,当然这个差异实际上是基于3年工作经验和5年工作经验的差异。如果只是1个工作经验用了3年和5年,这两者的差异,也仅仅是时间长短而已。
二、大公司和小公司,真的不一样
我原先在的公司,规模不大不小,两千多人。原以为这是个小公司,结果跳槽出去一看,这个规模的,已经算比较大规模的了。所以在市场上,很多小公司愿意给offer,很多一两千人的公司愿意给offer,很多五六千人的公司也愿意给offer。可选择的范围很大。
原先以为前公司的管理方法比较落后,信息化平台太弱、跟不上时代的节奏,结果去到小公司才发现,能用软件的企业都很少,更别提用sap、peoplesoft等行业领先软件,更不是哪家都能有这个资金实力和眼界格局的。
原先以为我公司的职责分工不清晰,部门之间扯皮、踢皮球比较严重,进到小公司才发现,扯皮是通用的职场伎俩。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厮杀。
原先以为,我在公司是一步步提拔上来的优秀人才,我有应属于我的骄傲和配置给我的资源,做错了上级会因为你的优秀而原谅你、会因为你是公司培养的人而罩着你。但是到了新公司,你谈改革-太早,谈融合-太不出业绩,谈工作-改变不了原有的习惯,脾气冲了被投诉、脾气小了被欺负,所以谨小慎微,在业绩和人情之间斟酌分寸。
大公司,因为系统庞大,像一个运转的庞大机器,所以注重效率、规矩;小公司,来回就那么几十个人,抬头不见低头见,所以注重人情、关系。
彻底颠覆了我对大公司与小公司的认知。
三、行业和行业,真的不一样
新加入的公司,因股权结构变更,原先是事业单位控股、国企作派的企业,被一群外企和民企来的管理层领导着,管理思路和工作方式非常不一样。
原先的这个企业里,自负盈亏,经营业绩差到在一个垄断行业里都能干亏损。但是,福利却好到让人惊掉下巴,如果不是亲眼看到,都不能相信这个企业,竟是坐落在国际金融中心-魔都的一个金融相关企业。在其他同业公司有着50%净利润的行业里,这家公司能够经营亏损,还能够奖金一堆、福利一堆、假期一堆和节奏缓慢到每天工作6.5个小时。
看到这些,从能源行业里走出来、见到过底层工人在严寒酷暑中辛苦劳作的我,顿然觉得世界的不公平,因为行业的差异,人生的差异竟然如此之大。我们很多人,学历比他们优秀、工作比他们努力、能力比他们能干,可是我们的人生竟然比他们艰辛如此多。
行业,如同出身一样,没有道理可言。
四、我们的前半生,真的不一样
当我如此感慨行业差异的时候,我的同事和我说:但是你现在比他们挣得多,他们现在出去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呀。
但是,前半生的安逸也许已经为后半生奠定基础,车子房子票子已经是稳定的了。而我们这些前半生一无所有者只能选择奋斗,别无他法。所以选择安逸,与选择奋斗,基于自身的性格差异和环境差异,选择的不同生活方式而已,没有对错。
只是看着他们,我们就会更加深刻的感触到,所谓“深化国企改革”这句话的分量和影响,这意味着上百万人的工作和生活模式将被打破、上百万人的思维习惯将被改造、甚至上百万人的工作岗位将被彻底置换,这个工程之庞大、之复杂、之深远,是简单的6个字所不能涵盖的。
上世纪的下岗潮虽然已经渐行渐远,但是新时代下,这样的下岗并不是没有,而是在暗夜潜行,并不代表它已经不存在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让人心痛的变化和让人怜惜的人生。
这个时代变化太快,这个时代样态太多,我们的前半生都很不一样。但是,我一直相信,个人努力能够多少改变在时代背景下的无奈选择。就像开头所说,这个过程尚未最终完结,一切都不是定论。
相信每个人的生活都会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