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喜要期待,万一出现呢?点击上方金融虎关注
国内首张个人征信牌照近日下发,信联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已获央行许可。与此同时,网联日前官网悄然上线。
金融虎讯 2月27日消息,日前,个人征信及网络支付监管又有新进展。国内首张个人征信牌照近日下发,央行官网发布的公告信息显示,百行征信有限公司(即“信联”)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已获央行许可。与此同时,在去年10月完成域名备案的网联清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联”)日前官网悄然上线,按照此前的规划,从2018年6月30日起,相关网络支付业务将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
央行官网显示,百行征信有限公司已获得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许可内容包括:个人征信机构设立许可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核准,许可有效期至2021年1月31日,共三年时间。
资料显示,百行征信由中国互金协会和8家征信公司共同筹建,其中中国互金协会持股36%,8家征信平台各持股8%,注册资本为10亿元。
具体来说,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持股36%,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持股8%,腾讯征信有限公司持股8%,深圳前海征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持股8%,鹏元征信有限公司持股8%,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持股8%,考拉征信有限公司持股8%,中智诚征信有限公司持股8%,北京华道征信有限公司持股8%。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院院长黄震表示,“央行征信中心没有将互联网借贷平台纳入征信体系,且各家互联网借贷机构均把信息看成自己的核心资产,不愿拿出来共享,这就造成了信息孤岛,给予借贷人可乘之机。如果有人在某平台借款不还,却不会在央行征信中心留下记录,依然可以在其他多个平台进行借贷。”而信联的出现,可以把芝麻信用等8家股东机构及更多互联网机构的征信信息整合起来,覆盖掉传统金融的征信盲点,形成一个庞大的征信数据库。最大限度补全央行征信中心缺少的个人信用信息,能有效遏制多头借贷乱象。
2015年1月,央行曾经让8家市场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但是后来,由于央行不满意这些机构在准备期中的表现,加之担心单一股东背景的征信机构可能对消费者权益做出不利的影响,个人征信牌照迟迟没有下发。
直到目前,牌照仍旧悬而未落。央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万存知,央行征信中心副主任王晓蕾已经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建立社会统一个人征信机构的想法和建议。
万存知指出,在中国,个人负债信息大体有三个领域:第一个领域就是持牌金融机构掌握的债务信息。第二个领域就是贸易信用。第三个领域就是公权机关包括行政、司法机关掌握的个人在履行法律义务中形成的信息。万存知表示,第二个、第三个领域能够在全国范围内综合开展业务的机构现在数量也不能太多,要严格控制。万存知表示,基础工作、研究要做透,措施要做稳妥,还要与各个方面深入细致地协调。
与此同时,据媒体报道,网联日前官网悄然上线,按照此前的规划,从2018年6月30日起,相关网络支付业务将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
据悉,网联官网目前设置了“新闻中心”“招聘中心”“关于我们”和“联系我们”栏目,整体风格简洁大气,板块清晰明了,用户操作也十分便捷。
此前,网联在2017年10月11日获得了域名审核,备案号京icp备17057177号,网站首页网址nucc,负责人为杨萌。
资料显示,网联也被称为”网络版银联”,即线上支付统一清算平台,是在央行指导下,由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组织成立,用以处理由非银行支付机构发起的、与银行交互的支付业务,按照“共建、共有、共享”原则共同发起筹建。网联只是一个清算平台,并不直接开展支付业务,以保持中立性。
网联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纠正第三方支付机构违规从事跨行清算业务,改变支付机构与银行多头连接开展业务的问题。也就是说,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线上支付通道,不需要也不能再直接对接银行,而是通过网联平台直接与各家银行对接。
2017年3月31日起, “网联平台”启动试运行。6月30日,网联顺利通过阶段性生产压力测试,正式启动切量。后续,网联还将按计划、分批次对接其他银行和支付机构陆续完成接入。
8月4日,央行支付结算司印发《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通知表示,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各银行和支付机构应于2017年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网联平台和业务迁移相关准备工作。
8月22日,网联清算有限公司第一次股东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结束之后,董事及监事人名单正式出炉。
截至目前,网联已接入328家商业银行、87家支付机构,并正在加紧推进剩余120余家商业银行、40多家支付机构的接入工作,将全面覆盖直连模式下的双向渠道。
在交易承载能力上,网联平台3地6中心机房已实现设备满配。据悉,农历除夕当日,网联平台交易处理规模再创新高,单日业务处理量突破1亿笔,支付交易平均耗时208.72毫秒,系统成功率99.99%,进入旺年第一个小时(2018年2月16日凌晨0点至1点),交易峰值处理量超过7000 tps。
在业务功能建设方面,网联已经开发完成协议支付、付款、网关支付、商业委托支付和认证支付等5大类支付业务功能,并配套制定相应业务规则,可基本覆盖直连模式下全部合规网络支付业务需求。
聚焦新金融传递新视角
呆萌、犀利 |洞查、客观
提示:金融虎所发布文章不构成投资与理财建议。
微博:可搜索“金融虎”关键词,或直接 @金融虎
联系:爆料、建议、合作可邮件至jrh@jinronghu
公告:金融虎官方网站及app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金融虎
jinronghu-新金融互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