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查征信?这个坑千万别跳

作为每个人的“经济身份证”
个人征信记录至关重要
小到办理一张信用卡
大到贷款买房、买车
都是靠个人信用报告获得
每一项都跟央行征信有关
但是央行目前还不提供手机端查询,而个人征信查询的需求又越来越多,于是就出现了许多查询征信的手机app。
手机app查征信?
这个坑千万别跳!
“直连央行征信系统,只要在手机上下载软件就能查询个人征信记录。”
如今,不少代查征信app打着这样的旗号,让用户接入app的后台,悄无声息地盗取了被接入人群的隐私。
按平台要求,用户需要依次输入征信账号、密码、验证码,然后进行身份验证和上传银行卡等信息,即可在24小时内获取报告。
业内人士表示:这些app实质上只是利用用户提供的信息,帮助用户在征信中心的平台上进行查询。对征信平台来讲,通过app来查询的人和直接进入平台查询的人在流程和需要提供的信息上并没有不同。这些app实际上充当了一个中介的角色。除此之外,这类app也可能与一些获得授权的金融机构合作,通过其接口接入央行的征信系统。但app本质上都没有被央行直接授权,并不合法。
商家为什么要设立这样的代查app
据了解,这些征信app背后的运营主体,可能是助贷机构或者p2p平台,业务除了征信查询之外,有些与小额放贷、老赖催收等捆绑,背后很可能是一条利用隐私信息从事“黑灰”产业的链条。
通过这些涉及个人信息的操作,确实可以查询到的央行征信报告。这份征信报告记载了个人通讯方式、住址、婚姻状况、职业信息、银行贷款记录、信用卡透支记录等详细信息。这些最需要保护的个人隐私,却被app轻而易举地留存使用。
央行未授权任何app提供征信查询服务
央行征信中心官网首页正中间就是一行醒目的加粗红字:“安全提示:征信中心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应用程序(app)提供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服务,敬请广大用户注意。”
对于个人征信行业,监管机构从一开始就采取“高门槛、严要求”。与这些app所标榜“直连”不同的是,作为个人征信报告主管单位的央行,从未授权任何app提供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服务。
事实上,个人征信信息以银行信贷信息为核心,金融机构主动申报,会先由业务发生行汇总上报给总行,总行按月定期将信息报送征信中心。此外,还包括社保、公积金、环保、欠税、民事裁决与执行等公共信息。
根据央行征信中心数据,目前,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只是接入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信托公司、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各类放贷机构。
此外,央行将严厉处罚征信信息泄露。据了解,央行将严厉处罚征信信息泄露情况,牢牢守住不发生征信信息安全风险的底线。
小贴士
1、怎么查询个人征信记录
一是本人持身份证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进行现场查询;二是本人持身份证到人民银行指定的代理查询网点进行现场查询;三是登录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选择“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进行网上查询。其中,网络查询的报告是简版,申请贷款等需要书面详细版的就要去现场查询。
2、查询要收费吗?
按照《征信业管理条例》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服务收费标准有关问题的批复》(发改价格[2016]54号)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自2016年1月15日起,个人到柜台查询自身信用报告,每年第3次起的收费标准由每次25元降低至10元,通过互联网查询及每年前2次到柜台查询继续实行免费。
3、征信要慎查
网络查询征信报告虽然很方便,但是个人和机构查询征信报告都会留下痕迹,短时间内对个人或银行多次查询可能会影响银行对贷款的审批。因为短时间内频繁地查询,同时没有放款记录,可能会让银行认为你急需资金但却处处碰壁,会对你的借款申请更为谨慎。
来源:人民网、河北新闻网、现代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