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k线走势分析的原理和应用,从此股市赚钱不是梦

一、k线图是什么?
在学习k线的走势分析和应用之前,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先了解一下k线图到底是什么。在技术分析的诸多工具中,k线图是最常用、最直观的分析工具之一。k线图这种图表源处于日本德川幕府时代,被当时日本米市的商人用来记录米市的行情与价格波动,后因其细腻独到的标画方式而被引入到股市及期货市场。目前,这种图表分析法在我国以至整个东南亚地区均尤为流行。由于用这种方法绘制出来的图表形状颇似一根根蜡烛,加上这些蜡烛有黑白之分,因而也叫阴阳线图表。
它是以每个分析周期的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和收盘价绘制而成。以绘制日k线为例,首先确定开盘和收盘的价格,它们之间的部分画成矩形实体。如果收盘价格高于开盘价格,则k线被称为阳线,用空心的实体表示。反之称为阴线用黑色实体或白色实体表示。很多软件都可以用彩色实体来表示阴线和阳线,在国内股票和期货市场 ,通常用红色表示阳线,绿色表示阴线。(但涉及到欧美股票及外汇市场的投资者应该注意:在这些市场上通常用绿色代表阳线,红色代表阴线,和国内习惯刚好相反。)用较细的线将最高价和最低价分别与实体连接。最高价和实体之间的线被称为上影线,最低价和实体间的线称为下影线。
k线图解二、k线图走势的定义和类型分类。
一个完整的走势必须包含2个高点和2个低点。为了直观和更好的理解运用,用线段把走势图上的高点和低点逐一连接起来,也就是说一个完整的走势是5跟线段的连接,那么,所有的走势都可以分为以下3类:
上涨。最近的一个高点比前一个高点高。且最近的一个低点比前一个低点高。
下跌。最近的一个高点比前一个高点低。且最近的一个低点比前一个低点低。
盘整。最近的一个高点比前一个高点高。且最近的一个低点比前一个低点低;或者最近的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低,且最近的一个低点比前一个低点高。
走势中枢:顾名思义,也就是一个完整的盘整走势的中枢,也就是盘整走势中5根线段所重叠的部分称为走势中枢。
走势类型走势中枢三、k线图走势分析的原理。
1、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终要完成。市场不存在永远的上涨或者下跌,所以,无论什么走势,总有一天会完成的,这就是走势终完美。
2、走势中枢的意义在于确定走势的完成。比如,一个上涨走势,一旦在上面形成了走势中枢,就可以确定当前级别上涨走势的结束,其后的上涨进入背驰段。同理,一个下跌的走势一旦形成走势中枢就表示当前级别下跌走势的结束,其后的下跌进入背驰段。
3、买卖点的原理(下图)。任何级别的买卖点都必然源自某级别走势的背驰,任一背驰都必然产生某级别的买卖点。所有的买卖点理论上只能保证其回拉原来的走势中枢,回拉之后如何是不能保证的,所以第二、第三类买卖点是不能保证一定有的。第二类买卖点不能跌破(或升破)第一类买点,第三类买卖点不能跌破(或升破)走势中枢。
买卖点原理4、买卖点的确认。买卖点的确认也可以说是背驰的确认,通过a段和b段的趋势力度对比,必须是b段的下跌力度比a段小,也可以通过macd指标确认,背驰段的绿柱子比下跌段的绿柱子短,这就形成第一类买点,同理,卖点反过来就是。要指出的是,买卖点在当前级别只是一个大概的区间,要确认买点的精确位置你需要从背驰段的次级别通过同样的方法确认,比如当前的级别是15分钟的走势,那么你就要去看5分钟的走势来确认买点。第二类买点是次级别的第一类买点,第三类买点是次次级别的第一类买点。
四、k线图走势分析的应用。
1、股票中枢震荡操作方法。在确定级别买点买入的,比如15分钟级别,在次级别(也就是5分钟级别)第一类卖点出现时可以先减仓,然后在次级别第一类买点出现时回补,中间可以进行多次震荡操作。
2、固定交易品种的操作方法。例如选定一只股票,在确定操作级别后,假如短线,我确定用15分钟级别走势操作,那么,在15分钟走势下,下跌走势肯定是不参与的,只参与中枢震荡操作和上涨走势,在第三类买点出现后一直持股直到新的走势中枢出现再继续中枢震荡操作,中枢完成后其后的上涨背驰即抛出所有筹码。
3、不固定交易品种的操作方法。例如选择多只股票,在确定操作级别后,不进行中枢震荡操作,只在第三类买点出现后买入,一旦形成新中枢立马退出,由于第三类买点是次级别的第一类买点,也就是说次级别一旦出现背驰即抛出所有筹码。
4、股票操作级别最小不建议低于5分钟级别。由于中国股市实行t+1制度,所以具有操作空间的最小级别理应是5分钟级别,至于更低的级别的意义在于精确地找到高级别的买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