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情况下,搞合伙制才是最好的?

【聚百洲咨询集团,提供股权激励、股权分配、并购等股权整体策划方案】
导读:
这是个重新界定关系的时代,谁把自己当老板看,谁死得最快;谁把自己当雇员看,这辈子最没出息!
上面是新东方教育集团大股东、董事长俞敏洪在2015年11月说的一句话。他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现在是合伙人时代!
合伙制已经正式走入了人们的视线,并且逐渐成为一种创业的新模式。
因为无论从资金、人力还是渠道等方面来看,合伙制都能发挥出1+1>2的效果,让企业获得快速发展。
同时,合伙制还能赋予人们激情,让你的员工不再以单纯的雇员身份为你工作,而是以合伙人的身份为自己工作。
米氏持股特色
小米有7个联合创始人,雷军称:“小米公司有一个理念,就是要和员工一起分享利益,尽可能多地分享利益。
小米刚成立的时候,就推行了全员持股、全员投资的计划。”
美的式合伙
美的集团2015年也明确实施合伙人计划,转变了自己的管理和运营模式,让员工控股,使以前为企业打工的人变身为为自己打工。
经典马云
马云指出:“合伙人是公司的运营者、业务的建设者、文化的传承者,同时又是股东,最有可能坚持公司的使命和长期利益,为客户、员工和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其实,这些企业家的说法都表达了一个意思:合伙制的本质就是共享共创。
雇佣制vs合伙制
在传统的雇佣制公司中,资本方拥有绝对的话语权,通常是控股股东大权独揽,员工缺乏话语权;
而且等级关系明显,官僚主义也比较常见,部门之间存在利益冲突,隔阂也越来越大。
在利益分配方面,传统雇佣制更多地倾向资本方而非员工,员工几乎很难享受公平的发展成果。
因此,无论在权力还是利益方面,资本方与员工之间都严重失衡,导致人才流失严重。
合伙制是对传统雇佣制的巨大颠覆:从资本雇佣劳动,变为资本与劳动的合作;员工从单纯的打工者,变为拥有股权的合伙人;
由于股权结构优化,股东之间的权力相对更均衡,员工的话语权更大;
员工之间更多体现为平等的合伙关系,而非传统的上下级关系;利益分配更公平,员工获利空间更大。
所以说,合伙制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必然,是资本与劳动关系的重要转折。
合伙制才是符合发展趋势的公司模式
如今,世界各行各业都在流行合伙制,所以合伙制才是未来的主流。
2014年,阿里巴巴结束了与港交所旷日持久的博弈,最终放弃在香港上市,其原因是不愿摒弃合伙人制。阿里巴巴的这种态度证明了合伙制对阿里巴巴的重要性。
2014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龙头老大万科集团召开了合伙人创始大会,有1320位中高层管理者成为万科的事业合伙人。
万科打出的口号是:“职业经理人已死,事业合伙人时代诞生。”
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对合伙人机制更是赞不绝口,他认为自己乃至新东方的成功,都是源于“合伙人”。
合伙制之所以会如此盛行,绝非偶然,其背后的宏观背景是科技革命之后,生产技术发生了改变,新的生产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企业的组织形态。
当前,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科技革命的时代,企业的组建形式也开始出现细微的变化。
只要在资金、技术方面有资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企业的合伙人,与企业共同发展、共同前进(如图)。
上图 企业模式发展历史
但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合搞合伙制
公司可以通过合伙人机制最大化地激发企业经营者及核心技术管理骨干的潜力,同时让公司治理结构更趋于稳定和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
合伙人制被应用到了十分广泛的领域
例如,爱尔眼科根据阿米巴原理,在企业内部创业领域实施本土化和个性化应用,推出特殊的合伙人计划;
万科集团针对股权分散的股权结构,启动事业合伙人计划;
阿里巴巴运作的是有悖于传统意义上的合伙人制度,其合伙人机制成功地割裂了股权与控制权之间的联系,使阿里巴巴最大限度地摆脱了股份资本的控制,从而加强了创始人及其经营团队的控制力,让企业得以继续传承下去。
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合伙制?
这些公司在目标、对象、模式和资金来源等方面都各有特点,因此才会取得成功。
但有些企业不顾自身实际情况,一上来就搞合伙制,这样往往会使企业处于被动。
换句话说,并不是任何时候、任何公司都适合搞合伙制。只有符合下面四种情况的企业才最适合搞合伙制(如图)。
上图 适合搞合伙制的时机
一、知识型企业
知识类型的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人才的责任心、投入度、创造性和协作性等都是企业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
这样的企业如果搞合伙人制,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协调资本与知识的关系。
企业可以让核心员工通过有限合伙对企业进行间接持股,让资本持有者与知识持有者和谐融合,突破传统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爱尔眼科的合伙人对象便是公司内部的核心人才,甚至包括新医院以及上级医院的核心人才。
这些人才集合了公司的知识技能,是公司的中流砥柱。
爱尔眼科合伙人模式是按照出资比例来分配企业利润的,达到一定的盈利水平之后,就由公司以认定的价格来收购合伙人持有的股权。
同时,爱尔眼科合伙制也设立了很健全的退出机制。
合伙人如果想要退出,那么手中的股权均可转让,无需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这种灵活的方式激发了广大核心员工的兴趣,使得爱尔眼科的合伙机制更加成功。
二、处于初创期或者战略转型期的企业
最适合搞合伙制的莫过于初创期的企业或者战略转型期的企业,因为这样的企业往往面对授权风险,在自主创新、主动协同等方面有很多棘手的问题,企业急需建立一种适宜的激励体制,以此来匹配企业向前发展和转型的管理行为变化。
三、控股权稳定的企业
合伙制的有效性来源于原有股东与合伙人的利益是一致的,如果原有股权结构过于分散,那么自然很难达成一致,这样会造成企业在行动力和执行力上有缺陷,就算引入新的合伙人也不会解决问题,甚至还可能产生更多的纷争。
因此,只有当企业的控股权稳定时才适合搞合伙制。
比如万科集团,虽然股权结构高度分散,但是在经营层面的股权人却很好地控制了集团,所以万科的控股权是稳定的,那么就适合搞合伙制。
万科采取合伙人制的目的也是为了加强公司经营层的控制力,其对象便是公司经营层。
万科成立了深圳盈安财务顾问有限合伙制企业,其中普通合伙人为深圳盈安财务顾问有限公司,有限合伙人为上海万丰资产管理公司和华能信托有限公司,这三家的实际控制人都是万科内部高层。
盈安合伙在二级市场会不断买进万科的股票,目前已成为万科的第二大股东。
合伙资金来源于员工的经济利润和奖金,同时还会引入外部杠杆资金,放大资金效应。
四、轻资产型企业
轻资产型是一种以价值为驱动的资本战略模式,主要是通过建立一种良好的管理平台,集中于设计开发和市场推广,从而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当企业处于这种模式时,就可以采用合伙制。
阿里巴巴、小米公司都是典型的轻资产型企业。它们的特点就是自然资源、厂房等硬件上的有形资产很少,大部分都是轻型资产。
相比重资产型企业,轻资产型企业在合伙人入股价格方面比较低,但却能获得同样的增值利润,每股收益或许会更高。
【聚百洲咨询集团,提供股权激励、股权分配、并购等股权整体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