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店创业干货(五):景区的生意真有那么好做吗?

5a景区乌镇
一想到做生意就去景区的人,几乎就是没有什么互联网思维的人了。建议这一批人去新华书店买一本秦刚的书读一下,开拓一下新的思路。要不,人和脑子分离,脑子一直活在上世纪90年代。
在景区做生意,就是所谓的“坐商”。本身的出发点是对的,有绝对的人流量嘛。不用动脑子就可以坐等收钱。什么互联网+,什么自媒体,自明星,一概不了解也不想了解,却不知温水煮青蛙,等到2018年的今天,依然沉迷在繁华的景区中无法自拔。而其中有一部分客户已经在痛苦的边缘挣扎。
我们今天引用的三个例子,分别是来自于我们嘉兴的三个5a景区,月河,乌镇和西塘。
其中,乌镇和西塘应该是全国人民熟知的江南古镇了,而月河可能知道的不多。月河相对不那么热闹,不过毕竟是位于嘉兴市中心的仅有的仿古街区之一。浙江上海范围内还是有一定知名度的。
月河的奶茶店为什么也要转让了?
我们这一家奶茶店在月河景区中心位置开了两年,加盟了某杯杯品牌,并不是个人经营,而是招聘了2个员工换班。生意不温不火。今年开始,隔壁开出了一个某可奶茶,生意直接受到冲击。老板夫妻俩的工作都是保险销售,这个小店是他们投资的副业,时间方面也不宽裕,无心打理下去了,位于景区中心位置的9个平方的店,刚开始以30万的价格转让。而毕竟是一个烫手山芋,要知道30万可以在嘉兴买一套30平方的单身公寓,从去年10月份一直转到12月份好不容易脱手。最后的成交价格老板夫妻俩不愿意透露。而当初转过来包括转让费在内,所有的成本是超过30万的。
店主告诉我们为什么?
老板夫妻俩和我们交流过程中,一直谈到自己转让的理由是买房资金有缺口,不得不脱手,第二原因是奶茶店必须要经常更换品牌而不是固守某个品牌两年不放弃,特别是隔壁有强劲的竞争对手,应该变身网红品牌,比方说现在流行的某点点。
乌镇的客栈为什么也要转让了?
乌镇古镇要有古镇的情调,这边习惯把快捷酒店叫做客栈。
我们秦总(化名)的客栈位于乌镇汽车站马路对面。33个房间转让费120万。可以给客户看入住率,声称系统软件给到的实际数据实打实。周五周六周日,还有乌镇峰会时不提前预约那只能住其他镇上去。而我们了解到那一条马路上面五六层的客栈有二十多家,几乎有一半以上的店都在转让。这条马路可以说是乌镇的典型,整个乌镇也几乎有一半以上的客栈都在转让。
店主告诉我们为什么?
秦总给到的理由是,自己一个男的,整天守着要被这个店拖死了,这时间长的令人发慌,只要自己愿意,一天24小时都是工作时间。自己180多万的投资120万就愿意转手。生意是稳定的。
西塘的川菜馆为什么也要转让了?
就像丽江一样,我们西塘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投资客过来投资酒吧,餐馆。央视《舌尖上的中国》之后流行的川菜风,刮遍了大江南北。当全国人民爱上川菜,身为全国人民的西塘,塘东街上不计其数的餐馆,有一半以上是川菜馆。我们的客户阿东(化名)半年前投了70万,其中40万的转让费,30万的装修,把一间楼上楼下共计90平方的美蛙鱼头馆开了起来。
所处的塘东街不能说不热闹,走过路过大量的游客。不管是不是饭点,各家餐馆门口的帅男美女不断用温柔的川腔吆喝游客进店就餐。
店主告诉我们为什么?
这么热闹的位置为什么也要转让呢?我们去看看西塘古镇,不管是老街还是新街,1000个店是不是有800个店都是做餐饮的?生意再好,店铺太多,竞争过大,菜价上不去,长年累月的微利经营是每个店不得不面对的窘境。西塘,让我们每一个投资几十万的投资客尴尬其中。投资没有回报。
我们来总结一下,景区高昂的转让费,高昂的店租成本,不断上涨的员工工资,大量过剩的同质化的店铺,没有任何创新,店主没有任何互联网思维,不懂得网红经济,不懂得吸收粉丝,都2018年了还在学习1998年浙江人的“坐商”,殊不知坐商的概念已经out了20年,中国的电商已经流行了15年,微商已经流行了5年。
不欢迎任何商业/营销类自媒体转载,转载请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