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照问题:办学许可证怎么办
根据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相关规定,所有的民办学校和培训机构,都应该具备办学许可证;
首先,办学许可证是大部分校外培训机构的“死穴”,也是此次专项治理工作中的硬指标。因此,有意于继续经营校外培训机构的举办者必须依据当地出台的相关准入标准,对机构进行内部调整,务必取得办学许可证。
在此之前,对于公司类的培训机构,只要办有工商营业执照即可。但是按照新规定,培训机构同时要具备营业执照和办学许可证,不然将面临整改或停办的窘境。
办学许可证是民办培训机构取得办学资格的证明,甚至于比营业执照更为重要,这个也是校长们当前最为关心也最为头疼的问题。
据近日一项调研报告显示,全国有愈八成的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不合规,包括一些品牌大机构的分校也没有办学许可证。
大家都知道,申请办学许可证相对要困难许多,然而这是一项硬性规定。
根据《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细则》,民办培训学校包括k12 培训机构在内,实行先证后照,由当地教育局或人社局审批后,再到登记机关登记。
可以到当地教育局办证大厅(或民办教育股)去咨询办理,了解具体的办证步骤,以及需要什么手续。
对于一些中小机构来说,如果不符合申办条件,或者是办理办学许可证有困难的,也可以考虑加盟教育综合体。
教育综合体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型加盟合作方式,如新东方百学汇,统一装修统一管理,最重要的一点是,可统一申请办理消防合格证明和办学许可证,但是对入驻的机构或个体有一定条件要求。
当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也充分考虑到当地教学需求的实际情况,尝试简化审批流程,调整准入标准。
超纲问题:有的放矢设置课程
新规规定,今后培训机构开展课外辅导的班次、内容、招生对象、上课时间等,要向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登记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这是相关部门对规范课外补习授课内容、严防超纲超前教学的一项新举措,目的在于减轻中小学生校外负担,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对此,培训机构也要做好应对准备。
一方面,相关部门重拳治理整改k12教培市场,严打超前超纲教学等违规行为,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课外辅导市场被削减和压缩,严重影响到中小培训机构的生源,但同时也将催生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像巨头学而思,当前针对家长宣传方面,顺应发展侧重于能力素质和家庭教育。随着二孩政策全面放开,以及国家层面对素质教育日益重视,素质教育即将迎来红利时代,培训机构可考虑同时发展艺术兴趣类项目,例如书画、音乐、舞蹈之类,通过市场细分化拓展更多出路。
另一方面,新高考改革实行“3+6选3”模式,高考不再实行文理分科,其中英语有两次考试机会。考生为了追求优中取优的考试分数,参加培训辅导的意愿将大大增强,并且考生从高一开始就已未雨绸缪,也给培训机构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未来几年,随着新高考政策在各省的推进,课外辅导类培训机构可针对新高考做出相应调整,重点做好高考科目特别是语文、数学、英语的招生和教学,因为这三科是已经实行或将实行两次考试的重点基础科目,必将吸引到更多考生关注并参与课外补习。
师资问题:注重教师聘用储备
此外,新规还规定,中小学教师不能到课外培训机构进行兼职教学,并将查处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
当前,在职中小学教师在外开班授课、培训机构聘请中小学教师兼职的现象并非个别,新规无疑将对此产生严重制约,同时杜绝了中小学教师成为培训机构名师的现象。
对此,培训机构应对方案有二:
一是从师范院校招聘优秀的毕业生,并注重对年轻骨干教师的培养和重用;
二是公开向社会招聘,物色德才兼备的中小学离退休教师,发挥招来即用和以老带新的作用。
还是以上海和成都为例,两地都对培训机构的教师质量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定单个教学场所的专职教师不得少于3 人,不得聘用在职中小学教师,教师必须拥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
对专职教师人数的限制,无疑将增加培训机构的运营成本。
当然,众多机构选聘的教师并不限于师范类,还包括非师范专业应届生,特别是大机构更加青睐于211、985重点院校毕业生,层层筛选之后其发展潜力值得期待。
在反思中,规范自己
此次持续不断的整治风暴,教培圈内部也需要反思,圈内的很多常识、模式,是否需要改变?办教育不同于其他行业,对于盈利的追求无可厚非,但却必须有一种情怀,能够超越对利润的追求。
规范教培行业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尽管奥数培优和靠杯赛引流类的机构会受到冲击,但行业内对于国家的政策是非常赞同的。
有业内人士表示:校外培训作为校内教育的有益补充,应市场需求而生。在多年的发展中逐步形成具有万亿产值的庞大市场规模,并将在未来的发展中持续增长。
国家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管理实际上有利于机构的长远发展和行业的整体跃升,借用教育部陈宝生部长的一句话“要大力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这件事迟早要做,迟做不如早做,小修不如大修。”
新规的出台,说明了教培行业正经历由初期市场认可的需求行为,过渡到家长认可的付费行为,再到现阶段国家认可的规范行为,这是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
专项整治,将规范教培行业不良行为,提高市场准入门槛,过滤掉一些不合格的培训机构,有利于促进教培行业的长期规范化发展。
总体上,此次新政对于中小培训机构而言,在严峻的挑战中同样蕴藏着发展的机遇。校长们无需太过忧虑,不断完善自身,提高教学和服务品质,做好积极应对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