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新浪市场运营官方微博“新浪第一互动”转发了该消息,确认在今天上午12点前,如果账号没有清除掉公众账号的推广(包括背景图、粉丝服务后台、微博正文引导等)将面临禁言和封号的可能。耐人寻味的是,新浪此次在多个渠道发布消息的用词都非常生动,除了上述的点杀、扫射外,新浪还鼓励“欢迎相互举报,鼓励有仇报仇有冤报冤”。qq群排名
而新浪此举也被指出是阿里遥控微博,针对腾讯在qq端封杀快的所给出的回应,理由是此次行动太过突然,而作为总“作战方针”,刘新征的那篇文章发表于今年上半年,之所以拖到当下才空降政策,显然与腾讯方面之前的挑衅不无关系。
接招腾讯,快的被封杀或为首因
11月21日起,有快的用户反映qq群和qq好友都无法再收到来自快的红包的分享,随后,快的方面证实了该消息,并表示快的红包自10月16日上线以来,仅2天时间就在朋友圈内被屏蔽了,随后快的按照腾讯qq对外公开的标准反复调整文案和产品,甚至更换链接,但每次依然上线不到2个小时就再度被屏蔽掉,而前者也通过产品、技术、商务各个部门去与腾讯和qq沟通,但并未得到对方的任何回应。最终一路发酵到了11月21日晚上,连分享给好友和好友群都被禁止了。
而在快的的官方声明中,不仅直接质疑腾讯“为何腾讯旗下的某软件可以畅通无阻,而快的打车却被百般阻挠?”以及世界互联大会上腾讯还挂载嘴边的倡导开放,却最终做出如此违背自己原则的“选择性开放”的问题,甚至还搬出了《反垄断法》,声称将考虑斥诸法律。
而腾讯方面给出的理由是:快的存在诱导用户分享和恶意营销等问题,而这些是qq不允许的。但事实上,拧干二者声明中的水分,不难看出最终还是年初 打车软件 大战的遗留问题所引发的斗争。
年初起,腾讯和阿里不约而同对旗下打车软件开始猛烈砸钱,背后的目的都是培养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后来钱烧不下去了,取消了现金补贴,转而开始用红包的方式继续保证用户的留存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养生息后,商务租车开始成为二者火拼的下一个战场,而此次qq封杀快的的目的无外乎有两个,一是对之前战果的维护,保障自家移动端的用户不被竞争对手撺掇而流失,二则是为接下来的大战打出一片坦途。
没有对错的战争
对于腾讯来说,朋友圈已经成为红包营销的重要战场。无论是年初让马云心惊的抢红包大战,还是基于此玩的乐此不疲的打车红包、京东红包等等,都展示了这一玩法的竞争力有多强,因此,腾讯不开放这里给阿里也可以理解。
当然阿里也不能说完全吃亏,因为早在一年多前,淘宝就已经封杀了qq链接,当用户点击qq上分享的址时,将会无一例外直接转入手机淘宝的下载界面,此外,包括来往等一系列阿里旗下的产品,也早都开始把qq隔离在外。
放眼望去,行业内与此相同的竞争手段早已司空见惯,而此次矛盾激发,体现的则是阿里与腾讯之间的肉搏战的进一步升级。众所周知,在bat三家中,腾讯与阿里的布局交叉最多,竞争面也最为广阔,虽然“开放”人人都会喊,但基于不损害自身利益下的开放才是在行业内真实呈现的东西。这本身就属于商业行为,无关道德等等。而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当两者间的缓冲地带越来越狭窄,未来类似的封杀恐怕还会继续。
总结
当然了,无论是微博,还是qq,在本次事件中只是巨头的一台重型火力而已,快的虽然并非真的被冤枉,但挑准了腾讯“伪开放”的刺,在舆论上的胜算要更大一些。而尽管目前并不知道后续事态会如何发展,但不难想见的是,以后“开放”一词,将会成为bat等巨头们,越来越敏感的那根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