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做生意,都说赊销是对用户的一种信任,事实上也是如此,绝大部分淳朴的农村人也都乐于欢迎这样的销售模式,毕竟大家都有短手的时候,兜里没钱也能保证生活不受影响,多好的事情呀!
然而,也有一小部分村里人就不那么讲信用了,人家把商品赊销给他了,顾了他的一时之急,在兜里有钱的时候,不但不愿意主动还账,还在老板来家里讨账的时候推三阻四,甚至是装疯卖傻,压根就不承认有这码子事儿。
据村头农资店的杨老板说:“来我这里购买农资的农民朋友们,大多都是熟识的,不是亲戚连亲戚,就是朋友接朋友,来这里购买农资,他们大多都是拿了农资,留下一句老板记账,转身就走了,甚至不看我在账本上记的是什么。
其实这是一种信任,大伙儿相信咱,这也是咱平时做生意积攒下来的信誉,可见信誉对于咱生意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可是,就有些人偏偏不珍惜这样的好处,每年我都有几十万的欠款讨不回来,当然,这其中有绝大部分都是家庭的原因造成的手头紧缺,比如给孩子结婚、建房、生病等等。
遇见这样的人家我反而不怕,因为人家有困难咱搭一把手也算是做好事了,人家有钱了早晚得过来还账,然而,有些人明明家里有钱,就是不讲还账的事情,催得急了还给你急眼,说一些难听的话。
不但是我,你问问所有的农资同行们,有哪个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对于这样的人,大家都头痛的很,从前两年开始,大伙儿都不想再赊销了。
可是,赊销就像是瘟疫,一旦蔓延开了,想控制就不那么容易了,很多人想改变这种现象,却又怕不赊销用户们就不过来捧场了,纠结呀!
今年农资涨价,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了,赚的钱实在是支撑不了沉重的赊销负担了,从开春开始,我干脆打出了今年不赊销的标语,我就感觉,是你的客户永远都是你的,不是你的客户你也没有必要那么刻意珍惜,生意少做些就少做些吧,至少赚来的利润是实实在在的。”
有农户很不习惯掏现钱购买农资,看到杨老板的拒绝,没有好气得丢下一句“不赊账你就等着关门吧”,而后愤愤离去。
这种现象在农村应该不止农资行业存在,针对杨老板这样的决定,你认为他的生意还能继续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