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实现了房地产完全的市场化,中国城镇化进程开始加速发展。大量人口开始向城市聚集,截至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在20年间,由30%上升到58.52%。20年间,在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中,我个人也享受到了这种变化带来的幸福和喜悦、焦虑与困难。
出生于1991年的我,在过去的18年里,见证了房地产的变化,而现在又从事于这个行业,可以说是从两个身份体会着这其中的心酸与喜悦。
从国家统计局数字得出,2000年全国商品房住宅价格均价约1948元/㎡,截至2016年,全国商品房住宅价格均价约7203元/㎡。16年间,上涨270%。
如果在全国热点城市(一、二线城市和其他楼市热点城市)取样,与以上这些数字相比,真觉得这变化,超过了想象能力。
(数据来源于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
如今到了买房的年纪,也参与到了看房、买房团,给我的直观感受就是一个字——贵。可能生活在蜜罐里的我这一代人,第一次感到焦虑不是初恋女友提出分手,也不是高考发榜名落孙山,而是在27岁的年纪,看着薪资翻倍都不足一平米住宅价格的现状,突然就焦虑了。于是从去年开始说,高高在上的房价,限制了中国年轻人的创造力和幸福感。这哪是仅仅限制了年轻人,至少两代人都被捆绑在了房子身上。
不得不说,房地产这20年间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深层次的社会影响,甚至一段时期内谈房价色变。从到了适婚年龄开始,婚姻与房产就成为了这一代人的主流话题。即使自己可以充耳不闻、置身事外,采取一种“西方”的生活模式,但“中国式”父母和七大姑八大姨绝不会让你偏离话题太远,也不会太久。
直到17年末18年初,“房住不炒”的中心思想的提出,和各级政府严厉调控楼市的决心之下,过去那种猛于虎的上涨态势似乎偃旗息鼓,但就目前来看,说句“蓄势待发”也不过分。如今是有文件、有命令、有政策,但市场的发展不能紧靠这些文件限制,正确寻找中国房地产的未来,引导建立和优化多维度的房地产结构,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而且是个可能。
但过去20年,房地产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我们难以想象的成绩。在令世界瞩目,交口称赞的“中国速度”中,房地产行业就像是任劳任怨的发动机,一声令下,动力十足。其影响到的建筑、建材、广告、旅游、商业、金融等领域,盘活了整个中国经济,助力全国经济的起飞,功不可没。
外媒不断在宣称,中国的房产泡沫要破裂,我们并没有置若罔闻,而是用更谨慎的态度对待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主动降速、质量优先、创新科技等等,不断开拓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关注着房地产行业的实时变化。科学严谨的调控,审慎认真的货币金融政策,都让外媒的“预言”归为痴人说梦。
国家的发展与变化,我们每个人都是受益者。如今,我也将从过去的享受成果的角色,转变为建设者、参与者和见证者。到了2035年,房地产又是怎样一番光景呢?不妨带着思辨的态度想象一番。
人口
根据国家统计局预测数据显示,2020-2035年,中国老龄化人口比重将从15.1%上升到23.3%。在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后,有数据体现二胎出生率已经超过一胎出生率。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甚至会出现老龄化严重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危机。
房地产的发展,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城镇化率、城市人口、人口净流入量、土地存量等,人口无疑是城市房地产的重中之重。随着城市逐渐老龄化,房地产将何去何从,不得而知。
“房地产周期”
如果要从“理论”角度去探究房地产,“周期论”是过去十来年无法忽视的。复苏-繁荣-衰退-萧条的循环是否会在中国的房地产“应验”,还需要考虑到整个社会环境的产业升级、结构充足、人口政策等等。不能单纯以为过去的复苏现在的繁荣,之后必定要经历衰退甚至萧条,尽管存在这种可能,但谁也无法断定,就像外媒常担忧的“泡沫”,方法得当、道路正确、顺势而为,坏的结果就不会出现。
科技改变生活
在2000年购房者中,不会听到“新风系统”、“恒温恒湿”、“下沉车位”等概念,随着科技的发展(当然,也有污染的发展),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标准开始出现。从雾霾问题的日益严峻,对生活环境的关注从生产企业到房屋设计,都在进行一次新的革命。
前两年,高端房源才会有“新风系统”、“除霾系统”,现如今甚至已经成为新房标配。而现在只有在高端楼盘才出现的“恒温恒湿”,多久会出现在刚需盘呢?家用汽车的日益增多,凸显了停车位的大问题,上升式、下沉式车位也随之越来越多,以前从美国电影当中看到的稀奇的楼房停车场,如今也不如当初大惊小怪了。想要预测2035年的新房会是如何的设计,还真是没有了想象力。
还有人工智能的发展,“鬼”知道会出现什么有趣的事情。调皮地想一想,会不会出现可伸缩的秘密房屋呢,就像生活在哈利波特那个魔法世界里,敲敲魔杖,房子就出来了。
(图为《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剧照)
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国家的稳定与强盛。到了2035年,我虽然不能说老,但也几近半百,难与18岁你的再去竞争更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甚至想象力。但,过去的我曾经历过、参与过、建设过,相信你们也可以,可一定会,让这个国家更强大,让这个国家的人民更幸福,更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