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付根
“财务管理不是财务部门、财务人员单方面的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水平体现在财务之外,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财务管理。”
4月8日,由商儒管理主办的第三期大企业大集团(重庆)干选课堂暨组织新能力建设学习计划开讲,著名财务管理专家、厦门大学emba主讲教授毛付根教授做客两江,用众多企业案例和生活事例趣解财务管理新思维。
1、做大还是做强?量力而行
企业做大才能做强吗?毛教授的答案是否定的。确实,大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政策资源,可以获得更多的顾客信任,但企业的好坏与规模大小无关。毛教授认为,“好企业是生生不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而不是庞然大物”。
企业是一个生命主体,毛教授认为,企业的创业期就如童年和青春期,自主自由强大,有着快快长大的冲动;而企业发展壮大后就如成年人,身不由己、力不从心,反应能力差,反应速度慢。因此,毛教授提出,企业长寿要具备四个要素,快速反应、公司凝聚力、文化宽容、财务稳健。
“中国企业要攀登三座大山——做大,做强,做久”,毛教授提到,“做世界五百大固然是一种境界,但如果做不到世界五百大,能做五百年也是一种境界”。企业应该先做强再做大,不能仅仅以规模论英雄。“万丈高楼平地起”,一个企业只有做到足够专业、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具有稳固扎实的基础,才能持续发展。一个企业究竟选择做大还是做强,要按照自身情况,循规律而为,量力而行,“有多大能力做多少事”。更重要的是,企业要有长久的生命力,能够长久存活并发展。
2、可做还是该做?有所不为
做企业就是做选择,企业家决策就是在“可做”之事与“该做”之事之间做选择。而现实是“可做的事情很多,该做的事情很少”。毛教授认为,很多企业失败的原因正是只看到做成一件事情的必要条件,认为“可做”,而少有研究能否成功的充分条件,不知是否“该做”。
“可做”与“该做”,一字之差,本质是企业战略的差异。前者是传统机会导向思维,后者是战略导向思维。符不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目标、有没有独特优势、该我做还是该别人做,这是一个企业衡量“该不该做”必须回答的问题。理性的决策者面对不确定机会时,首先要考虑各种假设条件不具备将面临的问题,其次要考虑这些问题是否具有解决方案;如果没有解决方案,则需要思考投资失败的损失大小及企业自身承受能力,若预期损失超出承受范围,则属于可做而不该做之事。
毛教授认为,企业家决策的智慧在于“有所不为”,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会遇到很多发展机会,比如开发新产品、新服务,实现多元化经营和拓展国际市场等,而这与企业有限的资源相矛盾。一个企业要能先做减法,集中精力处理一件事,再做加法,要丢掉经营宽度才能实现发展高度。
3、结果还是过程?静态报表动态解读
“财务报表是干出来的,而不是编出来的”,毛教授认为,财务管理是各个部门各个员工共同作用的企业经营过程,而静态的报表数据并不能完全显示这一动态过程。
“财务指标具有天然的局限性”,毛教授认为。财务指标关注的是当期财务业绩,是一种短期绩效,而且这种绩效是对过去发展的评估,是一种“身后评估指标”。用历史指标评估未来发展,是财务管理面对的世界级难题。
静态的财务报表,必须动态地解读。看两个企业的财报,并不能仅仅凭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的高低就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好坏做出简单评价。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要动态地看,因为项目收益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资金回报率的高低,而更多的取决于资金周转速度的快慢。毛教授提到,谁速度快、效率高、存货占用少,谁的利润就高。
企业负债率高低也不直接决定企业经营状况。在毛教授看来,企业借贷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企业能否偿还债务。若一个企业的资产结构平衡,资金周转快,造血功能机制是可持续的,就是能赚钱偿还借贷的。
4、产销两旺还是噩梦开始?居安思危 现金为王
资金缺口从-5.7%到5.7%,再到38.6%,经常性流动资产从18.1%到40.6%,再到49.8%,这个企业是产销两旺还是噩梦开始?
若应收账款、存货多,资金周转慢,则噩梦开始;若资金周转快,即使应收账款、存货多,也是产销两旺,形势一片大好。这是毛教授的答案。
毛教授提到,企业快速成长带来利润快速增长的过程也是企业风险快速累积的过程,这个过程考验的是企业识别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能力。企业实现超越发展的大好时机一般是在经济形势不好之时,若能很好把握公司资金存量与现金流量的节奏,保有充足现金流量,在“动态中求平衡”,便能“弯道超车”,实现“平衡中求发展”。
讲座最后,毛教授建议,企业家要关注国际经济形势,关注国内经济形势,关注行业形势,提前做好判断,居安思危。
当前,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并存,国内经济发展强调稳中求进,第三批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运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条不紊推进,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面对不同的机遇与挑战。企业家和企业在关键时刻如何决策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视野再聚焦到两江新区,大量企业入驻新区,面对“三区叠加”的战略机遇,每个企业如何量力而行、做大做强,如何有所不为有所为,毛付根教授的观点可以提供部分启发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