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案例解析:如何进行股权转让?公司章程有什么用?公司股东转移资产案例?
一、格格公司成立于2009年,主要经营石材。股东是瑞瑞公司以及刘a、刘b。章程规定公司的注册资本是1200万元,三个股东的持股比例是5︰3︰2;各股东应当在公司成立时一次性缴清全部出资。瑞瑞公司将之前归其所有的某公司的净资产经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后作价600万元用于出资,这部分资产实际交付给格格公司使用;刘a和刘b以货币出资,公司成立时刘a实际支付了80万元,刘b实际支付了40万元。
法律问题1;应如何评价格格公司成立时三个股东的出资行为及其法律效果?
法律答案1:瑞瑞公司以先前归其所有的某公司的净资产出资,净资产尽管没有在我国公司法中规定为出资形式,但公司实践中运用较多,并且案情中显示,一方面这些净资产本来归瑞瑞公司,且经过了会计师事务所的评估作价,在出资程序方面与实物等非货币形式的出资相似,另一方面这些净资产已经由美林公司实际占有和使用,即完成了交付。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9条也有“非货币财产出资,未依法评估作价”的规定。所以,应当认为瑞瑞公司履行了自己的出资义务。刘a按章程应当以现金360万出资,仅出资80万;刘b按章程应当出资240万,仅出资40万,所以两位自然人股东没有完全履行自己的出资义务,应当承担继续履行出资义务及违约责任。
二、瑞瑞公司委派刘c某担任格格公司的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2010年,王某欲入股格格公司,刘c某、刘a和刘b一致表示同意,于是王某以现金出资50万元,公司出具了收款收据,但未办理股东变更登记。王某还领取了2010年和2011年的红利共10万元,也参加了公司的股东会。
2013年开始,公司经营逐渐陷入困境。刘a将其在格格公司中的股权转让给了其妻弟刘d某。此时,王某提出格格公司未将其登记为股东,所以自己的50万元当时是借款给格格公司的。刘c某称格格公司无钱可还,还告诉王某,为维持公司的经营,公司已经向甲、乙公司分别借款60万元和40万元;向瑞瑞公司借款500万元。
法律问题2、王某与格格公司是什么法律关系?为什么?
法律答案2:投资与借贷是不同的法律关系。王某自己主张是借贷关系中的债权人,但依据公司法解释三第23条的规定,王某虽然没有被登记为股东,但是他在2010年时出于自己的真实意思表示,愿意出资成为股东,其他股东及股东代表均同意,并且王某实际交付了50万元出资,参与了分红及公司的经营,这些行为均非债权人可为,所以王某具备实际出资人的地位,在公司内部也享有实际出资人的权利。此外从民商法的诚信原则考虑也应认可王某作为实际出资人或实际股东而非债权人。
问题3、刘a是否可将其在格格公司中的股权进行转让?为什么?这种转让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答案3、尽管刘a没有全面履行自己的出资义务,但其股权也是可以转让的。受让人是其妻弟,按生活经验应当推定刘d某是知情的。我国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18条已经认可了瑕疵出资股权的可转让性;这种转让的法律后果就是如果受让人知道,转让人和受让人对公司以及债权人要承担连带责任,受让人再向转让人进行追偿。
三、2013年11月,瑞瑞公司指示刘c某将原出资的资产中价值较大的部分逐渐转入另一子公司大大公司。对此,刘d某、刘b和王某均不知情。
法律问题4、瑞瑞公司让刘c某将原来用作出资的资产转移给大大公司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答案4、公司具有独立人格,公司财产是其人格的基础。出资后的资产属于公司而非股东所有,故瑞瑞公司无权将公司资产转移,该行为损害了公司的责任财产,侵害了美林公司、美林公司股东(刘d某和刘b)的利益,也侵害了甲、乙这些债权人的利益。
四、此时,甲公司和乙公司起诉了格格公司,要求其返还借款及相应利息。瑞瑞公司也主张自己曾借款500万元给格格公司,要求其偿还。王某、刘d某及刘b闻讯后也认为利益受损,要求格格公司返还出资或借款
问题5、甲公司和乙公司对格格公司的债权,以及瑞瑞公司对格格公司的债权,应否得到受偿?其受偿顺序如何?
答案5:受偿顺序方面:
答案a:作为股东(母公司)损害了美林公司的独立人格,也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其债权应当在顺序上劣后于正常交易中的债权人甲和乙,这是深石原则的运用。
答案b:根据民法公平原则,让瑞瑞公司的债权在顺序方面劣后于甲、乙公司。
答案c:按债权的平等性,他们的债权平等受偿。
法律答案6、甲公司和乙公司是普通债权,应当得到受偿。瑞瑞公司是美林公司的大股东,我国公司法并未禁止公司与其股东之间的交易,只是规定关联交易不得损害公司和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借款本身是可以的,只要是真实的借款,也是有效的。所以瑞瑞公司的债权也应当得到清偿。
法律答案6、王某、刘d某和刘b的请求及理由是否成立?他们应当如何主张自己的权利?
王某和刘d某、刘b的请求不成立。王某是实际出资人或实际股东,刘d某和刘b是股东。基于公司资本维持原则,股东不得要求退股,故其不得要求返还出资。
但是瑞瑞公司作为大股东转移资产的行为损害了公司的利益,也就损害了股东的利益,因此他们可以向瑞瑞公司提出赔偿请求。同时,刘c某作为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其行为也损害了股东利益,他们也可以起诉刘c某请求其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