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建设的有效方式:体验式学习法

每个人都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经验。
当考试结束,我们之前突击复习的内容,总会很快忘记。但是,当我们学会骑车、游泳之后,即使很长时间不接触,短暂熟悉后,依旧能够自由驰骋。后一种学习方式,便是所谓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拥有一条完整的学习链条,从体验、回顾、联系实际到应用,形成了一个循环过程。相比之下,上述的第一种学习方式,更重视的是短时记忆能力的锻炼。
研究发现:人类对听到的大约可以记住10%,对看到的大约可以记住25%,对亲自经历过的大约可以记住70%。
因此,体验式学习就有了其他学习方法无法比拟的:它可以让人十分开放的状态下,通过亲自感受,认识到自身在学习时的优缺点。通过这种在人的心灵最深处施加影响的方式,有优势效地对学习内容进行认知和掌握。
通过一张对比图,我们可以看清传统学习方式与体验式学习法的异同。
由此可见,体验式学习注重的是切身参与到现实活动之中,并在参与后通过观感和反思,推导出改进自身的方向,从而达到转变态度、提升技能水平的目的。这种方式,恰是一次成功的团建活动中,最关键的要素。
人与人之间想要互相影响,最简单的方式便是一起经历某一事物。无论成功或失败,只要是共同经历,都或多或少会让群体产生认同感。这便是团队凝聚力的雏形。
凝聚力是团队进步的基础。想要从认同感上升到凝聚力,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科学性的建设。启睿创意认为,体验式学习,是通过团建活动,打造优秀团队的重要手段。
一般意义上的体验式团建活动,是以体能为活动为引导,以心理挑战为重心,以人格完善为目的。主要包括场地、野外和水上三部分。场地训练是利用专门的训练场完成各种高空项目,野外项目包括远足露营、野外定向、户外生存技能训练。
启睿创意认为,团队凝聚力建设活动中,体验式学习是一种新的含义。它不仅仅是利用特地的场合,让参与者亲自去发挥完成目标所需要的体能和心理上的潜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团队成长的特定阶段,参与者体验的是,需要自己付出什么样的努力,来满足一个团队良性发展的需求。
设想一个场景,你要在脱离工作状态的情况下,与同事驱车共行100公里,却在半路抛锚,只有两个人携手,才能解决这一困境。当这一旅程最终结束,你与同事之间,会是什么样的状态?
这便是一次成功的团建活动,需要模拟的一类场景。一个正处于组建期的团队,只有在共同经历了一件事的情况下,才能够逐步建立起更紧密的关系,提升团队的凝聚氛围,最终走向良性的发展状态。
这种体验,将是一个团队弥足珍贵的记忆。
“收获最大化,代价最小化是体验式学习的精髓。它将通过一种特别的方式达到目的——游戏。
某种程度上,游戏也许是人类最初始的进步方式。我们通过游戏领悟了语言和逻辑,在游戏之中锻炼身体又开发大脑。而在团队建设活动中,体验式学习,同样需要通过研发的各类活动、游戏来实现。
通过这些游戏和活动,我们将营造出团队发展的不同阶段环境,并赋予其不同难度的团队任务。这些游戏将带给大家深刻的体验,给参与者的工作和学习带来有意义的启示。
第一,得失的体验。游戏中的失败,不会有人会为之付出代价。但一个团队的失败,将使身处于团队的每个人都受到影响。与之相反,一个走在正确轨道上的队伍,失败的危险将明显降低。
第二,成长的体验。想要完成不同阶段的活动与挑战,就意味着团队需要达到相应甚至高出的成长阶段。而想要达到相应阶段,需要每个人在团队中付出更多。在这种体验中,参与者将在参与之中,真正意识到自身的提升方向。
这些感受与领悟,将不再需要传统学习中理论和课程的灌输,而是在体验之中,由参与者自发推导得出。因此,体会更加深刻,认知更加清晰,团队的建设效果也将事半功倍。
体验式的学习,正在触及传统教育和电子化学习所无法触及的方面。它将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具体化,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和不足;同时,无论是在学习管理知识、体会管理艺术方面,还是在培养团队精神、促进个人全面发展方面,都被证明了是一种更有效的学习方式。
运用该种学习方式,团队凝聚力建设活动,将更能引导学员自主改善团队状态,度过团队凝聚力较低的时期和表现。最终将引导出的高凝聚氛围和团队意识,带回到日常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