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晚间,因一封杏仁医生的内部信而爆出企鹅医生和杏仁医生合并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和各大微信群里,迅速流转。
随后,为了求证消息的真伪,凡是与该企业相关的投资机构、双方企业相关人士,都被抓着深究,希望能获得一个合理的解答,或还原合并的过程。据企鹅医生相关人士介绍,自消息传出后的3小时内,电话接不停,微信消息回复不停。可见此消息的关注度之高。
动脉网记者也在第一时间联系了双方企业并确认了该消息属实后,8月 9 日,企鹅医生与杏仁医生签订战略合并协议,双方集合平台、资源、科技等优势形成合力,合并之后,新集团公司统称为“企鹅杏仁“,“企鹅医生”与“杏仁医生”的既有平台将依旧使用原名称运营。
合并后的管理团队也完成了整合,企鹅医生创始人王仕锐将担任首席执行官,杏仁医生创始人马丁担任总裁,徐琳将担任新公司首席运营官。企鹅杏仁将布局线上线下一体的大健康服务体系,致力于用科技使高品质的健康与医疗服务,变得人人可及。
企鹅杏仁为何备受瞩目?双方合并的原因是什么?合并后如何发展?团队如何磨合?未来规划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动脉网记者采访了业内相关人士和双方企业的核心人物,希望能获得相对完整的解答。
为什么企鹅杏仁备受瞩目?
据杏仁医生团队的核心人物介绍,这次合并,大约是几个月前开始筹谋的,合并是最近敲定的,消息走漏是始料未及的。
这就好像,前段时间鹿晗突然在微博上宣布和关晓彤恋爱一样,让微博后台几度崩塌。只是商业世界里的合并的影响力,并没有这么大,但仍旧激起了人们足够的好奇心。
此次事件迅速在朋友圈传开,究其原因,我们发现企鹅杏仁具有以下因素:
第一,这次合并涉及的企业有企鹅医生、杏仁医生。这两个都属于明星创业项目,获得融资的频次也很多。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企鹅医生和杏仁医生的融资历程:
根据图表看,合并后的企鹅杏仁,此前的总融资额度超过了2亿5000万人民币。
同时,这两家企业的创始人都是明星创业者,一个是王仕锐,另一个是马丁医生。王仕锐同时掌管着医联和企鹅医生,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曾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归国后创立医联,于2016年5月成立企鹅医生。2016 年2月入选福布斯亚洲版“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2016年12月入选了财富(中文版)评选的“2016 年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
掌管着杏仁医生的马丁医生,他是澳籍华人,前联合国维和部队军医、澳大利亚全科医生,担任杏仁医生创始人及ceo。马丁医生拥有超过十八年的医疗领域的经验,包含临床,医院管理和医疗信息化
第二,企鹅医生在2016年6月,由腾讯、医联、基汇资本、红杉资本合资成立,堪称是腾讯的“嫡系”部队。凡是和腾讯沾边或被投资的企业,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加之其ceo由医联创始人、ceo王仕锐担任。
企鹅医生主要通过用户端线上服务产品、机构端信息化管理系统及线下智能硬件检测终端、全科企鹅医生诊所等系列产品线搭建围绕客户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2017年4月20日,由腾讯公司主办的2017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医疗分论坛,王仕锐以《全科诊所如何实现价值——线上医院+线下诊所的模式探索》为题,发表了专题演讲,动脉网对此进行了全程报道。不仅文章浏览量很高,而且还受到了医疗行业人士的高度评价。有读者留言:“企鹅医生的商业模式太令人振奋了,让人眼前一亮,这就是我想做的医疗。”
第三,这三个项目均是互联网医疗项目,且自带互联网医疗的热度光环。一直以来,互联网医疗模式,虽然获得资本关注度高,但是盈利模式始终是其短板。
因此,大部分的互联网医疗企业的发展路径,从原来的纯线上,逐渐走向了线下,切入医疗核心场景,摸索变现方向。甚至连具备腾讯强大的基因的企鹅医生,都没有找到变现方法,关于它的任何动向,都牵动着互联网医疗创业圈儿的神经。
这是一场三观合拍的“联姻”
那么,为什么企鹅医生和杏仁医生得以合并成功?一个腾讯的嫡系部队,另一个是明星创业团队,合并后,势必会给原公司带来一些变化。
王仕锐告诉动脉网记者:“企鹅和杏仁有很多方面可以协同,这次合并是志同道合、优势互补的两个优秀团队的完美融合。”
举例来说,在商业模式构建上,企鹅医生一直专注为个人和家庭提供优质、安全的全流程健康管理服务。目前,已在北京、成都、深圳建设23家企鹅医生诊所,预计3年内将开设300家直营诊所,连接3000家联盟诊所,投放30000台共享健康检测终端
在王仕锐的设想中,诊所还是线下入口,除了自建诊所以外,还要构建优质的诊所联盟。采用企鹅诊所标准筛选而出的优质诊所联盟体系,将诊所入口规模化,有效扩大用户覆盖范围;对于诊所规模,王仕锐表示,企鹅医生不会自己一家一家去开诊所,而是与诊所合作,向其提供系统,做诊所管理,成为诊所联盟的一部分。以此为健康服务创造入口——共享诊所。创造用户健康数据获取入口,以及通过共享检测设备的铺设为用户提供最便捷的健康服务获取入口。
这和杏仁医生目前的做法很像,杏仁医生核心人物表示,“由此看来,我们两家平台模式刚好互补,所以撮合我们合并了。在洽谈过程中,我们也很认可合作。其实做医疗还需要资本、品牌、平台等各方面结合。希望在腾讯这样强有力的平台支撑下,企鹅杏仁发展得更快。”
动脉网在回顾过往时不难发现,企鹅医生和杏仁医生不仅是发展节奏类似,而且还拥有共同的投资机构——红杉资本。
红杉资本的投资理念中一条非常重要的逻辑就是对“赛道”的重视,同一领域会多投几个项目。比如2015年,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就是在红杉资本的助推下完成的。当时美团的创始人王兴表示,红杉一直是美团非常坚定支持的投资人,美团和大众点评走在一起,红杉作为两边最重要的投资人,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那么类比来看,这次企鹅杏仁的出现,不由让我们联想红杉资本是否也起了积极的作用呢?
在发展方面,杏仁医生和企鹅医生,2018年他们纷纷跑马圈地,不断地向外扩张。
首先看企鹅医生,在2018年5月-6月期间,就有四次对外发声的企业重要事件。
5月17日,与香港医思医疗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联手在香港开设多家全科诊所,把企鹅医生的“智慧诊所医疗闭环模式”引入香港医疗市场;5月29日,与尚美集团达成合作,以医疗健康服务赋能商业地产;6月1日,与金地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将以双方优势资源为依托,在智能健康社区、商业体、康养社区,共享医院等多个层面展开深层次多渠道战略合作,共同开发中国消费医疗大健康市场;
6月30日,王仕锐发表“我们希望未来的健康管理,包括医疗的配置是越简单越好”的分享活动,备受好评。
在杏仁医生方面,先后和宝宝树、雀巢、张强医生集团、沃医医生集团等各方机构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张强医生集团一次便和杏仁门诊签订了广州和深圳两地,合作的内容是张强医生集团的静脉病中心入驻杏仁门诊。由杏仁门诊提供医疗场所、基础设备及患者运营服务支持。除此之外,双方将在硬件服务、诊所运营、患者管理等多个方面,合力打造创新型医疗服务。
可见, 前期的双方在扩张上的步调大致相同,那么合并后的企鹅杏仁,不仅在资源上互惠互利,而且执行配合上或许也很得心应手。
在企业文化方面,双方均是开放、合作、共赢的态度,也不只一次的在公开场合像业内人士传递这一态度。
在定位方面,搭平台,做连接器。根据此前王仕锐的观点,“连接器”涵盖三个方面:
一是线上和线下的连接。将互联网端的用户和诊所相连接,整合线上线下资源,采用医生的wework模式,提供健康服务。
二是线下和线下的连接。腾讯有大量的线上流量,甚至未来除了腾讯之外整个互联网的合作方都可以把自己想要管理的患者,放到线下的管理平台去管理。
三是分级诊疗、医联体的连接。所有的患者除了要去诊所,非常低频的时候可能会去到三甲医院,甚至去到海外医疗服务,企鹅医生作为连接器,提供初筛、分级诊疗的服务,然后到传统医联体里面做双向转诊,目前已经接到了将近十几家三甲医院的邀约。
具体来说,企鹅医生连接了信息、服务、产品、数据、技术、金融六大方面的内容:
1.连接信息。给c端的用户会员提供组的医疗健康资讯、健康解决方案的内容信息;为传媒公司提供内容版块;
2.连接服务。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打造就医服务链条,创新医疗服务。包括家庭场景、线上问诊以及诊所场景的服务;
3.连接产品。包括智能穿戴设备、药品、健康食品等。企鹅医生有海外进药、海外购药的过程,所以需要连接药品、保健品等。
4.连接数据。包括医院的数据、诊所的数据、个人的数据。
5.连接技术。当下的ai还是比较早期的获取数据实地,做简单的数据清洗、结构化,找到应用场景,但是在五年之后一定有非常不错的解决方案到场景的落地。
6.连接金融。通过整合保险产品资源,针对企鹅医生客户群体推出hmo类的控费型医疗保险金融解决方案。在医疗金融解决方案层面,企鹅医生还为患者提供医疗互助服务以及医疗金融分期,缓解患者短期资金紧张。
杏仁医生定位于服务医生,提供医生完整的个人执业平台。
2014年,杏仁医生推出第一家医生的sas/crm工作室平台,那时候很多人还在提供挂号、门诊、社交等平台,有43万实名制医生。
2016年,杏仁医生首创wework共享门诊。wework工作模式”指,由杏仁医生负责寻找场地、设计装修、购买设备、申请执照、招聘工作人员等繁杂的工作,完成建设一家标准门诊的所有各项工作,并进行维护和管理,医生直接来多点执业,并就医疗执业收入与杏仁进行分成的运营模式。
2017年,杏仁医生去了上海、广州、成都、深圳,联合医生一起开了4家综合门诊。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杏仁医生的平台,也具有“连接”属性。它们一端连接医生,另一端连接患者,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为便捷的医疗服务。
腾讯投资执行董事穆亦飞表示:腾讯对于如何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平台提升整个医疗产业服务质量和可及性,助力医疗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长久以来做了非常多的思考和探索。企鹅医生与杏仁医生的合并是一次线上线下医疗服务运营能力的强强联手,期待结合腾讯大平台的支持与资源整合,通过更创新高效的手段为大众对接可靠的医疗健康资源,真正实现优质的医疗服务人人可及。
综上所述,企鹅医生与杏仁医生的合并,堪称是一场三观合拍的“联姻”。虽然在外人看来是“闪婚”,但是“嫁给爱情”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从线上到线下构建大健康服务体系
根据王仕锐的回复,“我和马丁医生、徐琳很早就认识,大家特别聊得来,关于互联网医疗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愿景,三个人的观点高度一致。而且团队是那种特别脚踏实地的类型,我觉得未来要把健康这件事情做好,需要杏仁这样的伙伴来一起走得更远。”
他还补充道,“合并后,从线上到线下,我们会按照两个团队的优势方向进行协同配合,然后快速推进我们的大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
这里所说的线下与线下大健康服务体系,可以参照以前他的设想,如图所示:
(图片来源:王仕锐在腾讯公司主办的2017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医疗分论坛上分享的图片)
在2018年6月30日,王仕锐重新定义了企鹅诊所全科诊所,希望成为全程+全心为用户服务。据他介绍,在这里能够涵盖日常80%常见病的诊疗,以“大专科,小综合”帮助用户提供一站式的医疗服务。
在此过程中,为用户匹配一位7*24小时的“家庭医生”,关注用户从生到死的全生命周期。家庭医生能帮你主动去预防可能会发生的疾病问题,可以通过精密数据的调研和数据跟踪知道你潜在问题是哪里,通过数据监测、通过诊所日常的常规所有的监测,我们能够提前预知你生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时候,企鹅诊所不再是一个诊所,而是健康的空间和连接器。同时,也会从全世界找到最好的合作伙伴,包括服务、金融、信息、技术、数据希望大家一起做连接,连接线上平台+线下的健康平台。
腾讯旗下医疗板块的新版图诞生
企鹅杏仁的诞生,意味着腾讯旗下医疗板块新版图的雏形凸现。根据动脉网数据库显示,截止2017年底,腾讯在医疗领域共投资35家企业,投资总额超200亿元。
事实上,王仕锐在公开演讲的内容里,不止一次提到要建立更多的诊所,占领线下入口。可见腾讯在这方面准备了大笔的钱开诊所,但是这种模式跑了一段时间后发现速度很慢,因此必然去并购其他标的,只是目前市面上可供选择的标的很有限。
在2017年12月底那场演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