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疯狂“烧钱”的挣扎之后,许多网约车平台的声量都大不如前,但也有例外——据神州优车2017年半年报显示,该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实现毛利2.4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5.4%,这是神州优车首次实现毛利和毛利率转正。这意味着什么?
毛利转正,神州优车b2c模式优势渐显
今年上半年,神州优车最终营业收入4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1.3%。尽管上半年神州优车还是存在4.6亿元人民币的亏损,但比起去年,亏损已经大幅度收窄80.6%。
具体分析来看,神州优车作为神州专车的主体公司,专车业务在今年上半年收入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20.6%,亏损2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度收窄,盈利趋势更加显现。网约车市场几经洗牌之后,有足够分量的参与者现在只剩下滴滴出行、神州专车、易到用车和首汽约车四位。
各地网约车新政细则公布实施后,今年1月,神州专车获得全国首张网约车牌照,已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以及福州、厦门、杭州、成都、武汉和南京等国内大型二线城市拿齐牌照,成为新政实施以来获牌最多和最快的网约车公司。
在整个行业补贴减少,其他平台接单量大幅下降的大环境之下,神州专车为何仍能保持稳定的增长呢?这和神州优车b2c的模式不无关系,在b2c模式的协同作用下,神州优车通过不断优化系统算法、智能分发派单,使运营效率得到稳定。而正是运营效率的稳定直接促进了公司单均毛利转正。
神州优车的落子布局
对于公司整体的盈利预期,神州优车财务分析师在财报中表示,2016年下半年才正式运营神州买买车和神州车闪贷两大全新业务,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资金需求十分巨大,公司短期内仍然会存在亏损风险。
上述财报披露,2017年上半年,神州买买车、神州车闪贷等其他业务收入16.5亿元人民币,较2016年下半年环比增长111%,在神州优车营收中占比提升至37.1%,使得神州优车收入结构进一步多元化。截至今年6月30日,神州买买车已覆盖123个城市。神州车闪贷业务已覆盖全国114个城市,渠道渗透已从一二线城市扩展至三四线市场。
此外,神州优车这半年来在融资及战略扩张方面表现也尤为突出。今年上半年,神州优车获得中国银联、浦发银行以及中国人保等5家机构战略投资,合计募集资金达70亿元人民币,不但为神州买买车业务的后续发展提供充足资金,还将获得战略协同支持。
而进军消费金融、发起优车产业基金等也进一步丰富了神州优车的生态圈。此外,神州优车还出资9900万元人民币与张家口银行等合作伙伴共同发起设立河北幸福消费金融公司,并使用自有资金10亿元人民币,发起设立规模达百亿元人民币的优车产业基金,专注于出行和汽车产业链投资。
新政利好下,网约车迎来曙光
2016年7月,交通运输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新政”),要求申请从事网约车经营的平台,应当具备线上线下服务能力。2017年7月底,“新政”开始正式上线。自“新政”颁布以来,网约车市场开始“退烧”,并逐步告别资本驱动的急速扩张阶段,回归以行业整体为主的规范化发展道路。
从整个行业发展态势看,网约车新政加强了行业监管,企业正在分道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拓展盈利方式。例如,首汽集团从巡游出租车运营模式,积极向网约车运营服务转型、扩张,同时与北京祥龙与上海大众出行等出租客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搭建开放加盟平台。神州优车围绕汽车服务,构建租车、专车、汽车金融与汽车电商四大运营体系支撑未来发展。滴滴出行也不甘示弱,调整了平台价格策略,部署多元化业务格局,拓展拼车、租车服务,以及海外市场营运业务。
尽管滴滴出行作为人们认知中的互联网出行平台的龙头,但是根据2016年滴滴出行公开的智能出行大数据报告中显示,滴滴的主要市场份额仍然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和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因此,对于数量众多的中型城市而言,互联网出行平台仍然是可以深度挖掘的经济腹地。比如来自河南的首家本土网约车品牌——克穷专车。克穷专车当前平台注册用户数超过60万人,司机端注册近10万辆,乘客端注册人数超过50万人,日平均乘客订单在12000单左右,每天提供专车数量在2000辆左右。多层次需求的消费市场,注定了网约车发展必将走差异化市场定位。
新政出台在给“虚火正旺”的行业降温的同时,对于整个网约车行业的发展是持续有利的。网约车与传统出租车定位区分逐渐清晰,市场竞争环境更加公平,但是传统出租车网络化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而网约车企业们也将在网络技术驱动的效能提升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约车的未来,依稀可见曙光。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