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猪新模式,究竟是个“坑”,还是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随着2018年环保税的开征,养猪业对猪场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2017年就有许多的养猪场因为环保不达标被强制关闭,规模化排污达标的养猪场成为养猪业的一大主流?然而仅仅只有规模化养猪才是正统吗?那小猪场和家庭养猪场怎样才能另辟蹊径绕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呢?
我们先来说说生态养猪的优点:(1)解决了猪只生产过程中粪便处理难的问题,变废为宝,同时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2)减少应激,提高了猪肉品质;(3)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4)提高了猪肉品质,获得的经济效益更高。
生态养猪的缺点:(1)生态养猪投资成本高、资金回笼慢;(2)生态养猪对于管理技术免疫防控等的要求更高;(3)生态养猪是一个人工的循环系统,环环相扣,一个关节实行不了将会导致整个循环系统进行不下去;(4)生态养猪,同样需要规模化的投入与布局。
俗话说“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养猪业本就是高风险低收益的行业,2016-2017年养猪收益高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生态养猪更是如此。虽然说生态养猪的猪肉品质更高,但生猪养殖的生产周期更长,投入成本更高,一旦产品销路不畅,就会很麻烦。如果再遇到自然灾害或者什么意外,可以说是致命的打击。
总之生态养猪一定要有科学的规划、一定的技术管理储备,一定的资金周转能力,更要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坚持不懈的信心。对于有资金技术的养猪从业人员来说,生态养猪或许是未来发展的新方向;然而对于养猪新手来说,生态养猪也许就是个“坑”,还是个无底深渊,慎入慎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