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股市跌这么惨,你还是不肯买债券基金?

2月份以来,a股在中美贸易战和金融去杠杆的轮番“打击”下,一路下跌,低迷不振。
上证指数走势 2018/2/2—2018/7/11:
另一方面,“股债跷跷板”效应再现,债市悄咪咪地走出了一轮行情。
中债总财富指数走势 2018/2/1—2018/7/10:
注:中债总财富指数大致相当于股市中的上证指数,代表债市的综合行情
上涨 4.92% vs 暴跌 20.20%
买了债基的小伙伴,请给自己点个赞。
你们是可以有点小傲娇的:因为懂得买债券基金的小伙伴真的太少了!
小通这样说,是有数据为凭的。
尽管目前我们无法查到债券基金个人投资者的确切总数。但可以通过公开数据对个人投资者投资债券基金比例做个大致推算:
截止2017年末,偏股型基金总规模2.12万亿,债券基金总规模1.72万亿。
前者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为63.8%,后者为7.25%,个人投资者持有偏股基金的与债券基金的比例大约为 11:1
还有比数据估算更直接的办法,就是问问身边的人——有多少炒股,又有多少人买过债券基金。估计得到的结果与上面比例也差不多。
为什么散户始终对债券基金不感冒?
原因无非是两个:
① 债券基金的收益率低;
② 股市总是有机会的。
果真如此吗?
且听小通聊个五毛钱的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债券基金的收益率。
小通问过一些嫌债券基金收益率低的人,债券基金收益率到底是多少,结果他们大多数说不知道。或者说,比活期高不了多少、肯定跑不赢通胀,blabla
于是,小通举了融通债券基金(161603)的例子:
融通债券基金于2003年9月30日成立,截止今年6月末,累计收益率119.46%,年平均收益率8.10%,而同期年均通胀率为2.6%。
然后,他们说,真没想到啊!
呵呵。
数据来源:wind
往往到这个时候,还是有些小伙伴会说,还是股市赚钱容易,一个涨停就是10%,爽!
这样想的小伙伴们,就会一直泡在股市里,即使是遇上5178点以后的股灾,以及今年2月份以来的暴跌。
这种想法真是害死人啊。
举个栗子:
有甲乙两人,2007年末的股票账户资产都是100万。
2015年5178点后,熊市来临,甲坚信股市总是有机会的,坚持持有;乙选择卖出股票并买入债券基金。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上证指数下跌31.50%,全市场债券基金平均收益为3.08%。
2016年7月开始,a股迎来一波行情,甲继续持有股票,乙赎回债券基金重入股市。到2017年底,上证指数上涨12.89%。
为简便起见,我们假定甲、乙两人的股票投资收率益为上证指数涨跌幅,债券基金收益率为全市场债基平均收益率。他们的资产变化情况就是这样的:
债券基金并不起眼的3.08%的收益,让乙在2017年末的资产是甲的1.5倍!
这个例子有点极端,但其中的道理却值得关注:
熊市中宁可耗在股市中,也不买债券基金,损失的绝不仅仅是债券基金那看似不起眼的收益率,还要加上股票的亏损。
因此,熊市中看不清机会的情况下,与其在股市中挣扎,不如关注一下债券基金。待到市场真正企稳回暖时再回到股市。
小通的五毛钱聊完了。
融通债券基金 基金代码:161603
2018年上半年收益率6.12%,普通债券型基金冠军
数据来源:银河证券 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