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马云曾经预言“电商终被o2o取代,不做o2o的企业必亡”。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前两年大热的o2o好像突然间消失了。偶尔能听到一点风声,还是让人怵目惊心的“o2o死亡名单”。
图来源i黑马丨曾经那份o2o死亡名单
在死亡名单上,横躺着不少曾经还小有名气的企业。
比如“博湃养车”,这家汽车上门保养o2o平台,在去年4月份还获得了1800万美元的b轮融资,估值6亿美金。但不过一年,就宣布破产了,只能四处寻找接盘侠。
再比如“社区001”,这是一个社区o2o平台,最风光的时候估值20亿。但从去年8月开始,社区001陆续关停了全国各分公司。
到今天,业界已经基本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o2o创新项目的存活率只有1%。
o2o是块诱人的糖,却让人甜到忧伤啊。
伪o2o,都是在耍流氓
其实,要我说,那些横尸在o2o死亡名单上的企业,绝大部分都是伪o2o,都是在耍流氓。
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不妨先理清楚o2o到底是什么?
众所周知,o2o的两个圈,一个是线上(online),一个是线下(offline)。不管哪个圈在前,哪个圈在后,都离不开线下。
但那些死去的o2o企业,最大的问题在于:线下部分很薄弱,甚至没有线下。
就拿社区001来说吧,这个线上平台的模式就是“大卖场商品的搬运工”。
它不做供应链、不建立超市,也不做电商平台,只是从附近商超大卖场拿货,然后向5公里以内的社区居民提供配送服务,并承诺一小时内送达。
不难看出,这是“轻度o2o模式”,它更多只是依托于线上平台,进行简单的需求匹配。
这种模式虽然很简单很省力,但却有着很多软肋。比如模式很容易被复制,而且如果其他平台要弄烧钱补贴,流量很容易就被抢走了。
更要命的是,如果线上平台的需求订单急剧增加,互联网企业薄弱的线下能力往往很难负荷。
死亡的上门服务o2o、生鲜o2o、社区o2o等平台,缺乏线下支持。
回过头来看,那些死亡的上门服务o2o、生鲜o2o、社区o2o等平台,不都是这样子的吗?
它们最大的弱点就在于:缺乏线下支持。
其实,采取轻度模式的新创o2o企业陆续退出市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啊。因为这对于线下的传统企业来说,更是一个机遇。
传统企业做o2o更容易成功
在去年,埃森哲发布了一项有趣的调查数据,它说消费者出现了“重返实体店”的迹象,包括中国和美国等市场。想要通过实体店购物的消费者比例,从一年前的18%攀升到了26%。
实体店这是要火的节奏啊!当然,这跟实体店自身的转变有关,很多传统企业开始重视和实行o2o,给了消费者良好的体验。
其实,线下传统企业要有信心,要知道互联网企业想做线下难度较大,相对而言,传统企业做o2o更容易成功。
因为要想实现o2o,至少需要多方面的投入,包括线下的门店、线上的网站、供应链和物流、以及团队等。
而相比新创的互联网o2o企业,传统企业有多方面的积累,包括资本人脉、品牌效应、门店网点、物流和供应链等等。
当集齐这些后,就可以召唤出“重度o2o模式”了。
重度o2o模式
所谓“重度o2o模式”,是说企业除了在线上运用it系统外,更会在线下构筑重度运营体系,从而形成一个o2o闭环。
o2o是一个体系,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企业要尽可能去构建用户的消费习惯,与用户建立直接的关系。如何寻找用户、与用户建立联系、管理并沉淀用户?这些是贯穿传统企业o2o全部进程的基础问题。
重度o2o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依靠线下的运营壁垒将其他对手拒之门外。
说到这,可能很多人都想问,那构建重度o2o模式需要什么要点呢?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个传统企业做o2o的例子——宠宠熊。
这是一家主要做宠物美容和医疗服务的,它的门店就像是宠物的天堂,非常高大上。
除了标准的水池和操作用具外,还有spa专区、皮肤病专区,修剪的工作台、淋浴等设备,甚至还有宠物主人的等候和休息区。
这就是它线下的运营壁垒——即给用户提供极致的服务和体验。
而当用户享受完服务后,还想购买宠物食品、玩具这些东西时,宠宠熊会“任性”地告诉你:对不起,我们这里不卖。你只能去我们的线上商城购物,我们会帮你直接配送到家。
也就是说,电商官网对于宠宠熊来讲,更多是收集和分析客户信息数据,以及进行简单的产品交易,从而节省库存等成本。
其实o2o模式更适用于传统服务行业,服务只有当面对面沟通、交流、体验时,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这也是服务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而发展到现在,很多做产品的制造型企业,跟服务型企业的界限越来越小了,做产品其实就是做服务。
比如宜家,在我看来,宜家并不仅仅是家具制造企业,更是服务型企业。
在过去十年时间里,传统企业似乎被互联网浪潮冲击得七零八落,但宜家的实体门店不减反增,而且在数量上实现了翻倍。
原因在于,宜家也采取了重度o2o模式。
我们去宜家门店,就可以感受它那不可替代的服务和购物体验,而且因为它拥有线下全产业链,所以无论是在产品质量上,还是在物流售后上,都会让人竖个大拇指。
这就是它的线下运营壁垒。
宜家也建立了强大的线上渠道,用户可以在官网上面看产品、看库存,生成购物清单,但偏偏就是不能购买。
宜家会告诉你:对不起,请凭借购物清单,到我的门店里头去选购产品,然后我再配送。
也就是说,线上渠道对于宜家来讲,更多是搜集分析会员数据,以及进行品牌宣传推广,从而为线下引流、增加销售。
无论是宠宠熊,还是宜家,做的都是让实体店去“+互联网”,而不是简单地去让“互联网+”实体店。
o2o发展到今天,并不在于其形式如何,而在于这种形式是否能够盘活企业的线下实体资源,真正去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生存空间以及创新能力。
所以对于线下传统企业来说,请拒绝用廉价的工具,去轻描淡写地做大量的上门工作;也不要浓妆艳抹线上平台,而忽视了线下产品和服务的建设。
而是要去明确和完善线上it系统的作用,并且去构建起坚固的线下壁垒。
这样的重度o2o模式,哪怕是bat巨头也无法简单抄袭。
有一个对手,我们永远也无法战胜,那就是“趋势”。知名互联网培训师刘秀光认为:评判某个行业o2o模式是否好,并不在于其形式是怎样的,而是在于这种形式:一是否可以盘活企业的实体资源;二是否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三是否可以融合更多的资源;四是否能够提升企业生态圈的生存发展创新能力。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转型o2o,都将经历线上与线下结合、整合、融合三个阶段,互联网+大背景下,未来所有的企业都将是互联网企业,不在有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之分,未来o2o不是线上与线下的拼搏而是线上与线下的界线日益模糊…
查看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