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中国的粮食比国外便宜,有可能吗?第一人多地少物资贵,第二到处都是榨油的。就是扭转成功,剩余老百姓干什么去,为了环保小规模不让养殖,老百姓出路在哪,穷人越穷富人越富,又要和以前地主一样
近年来,农村大量人口流出,空心村成为农村的常态,依旧留守在农村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孩子。80后新一代农民工不会种地,90后农民工不提种地,扎根城市成为二代农民工的心愿。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话题。近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推动农业发展、培养新的种田人——新型职业农民!
那何为新型职业农民呢?他们与传统农民有何不同呢?
1、改变农民靠经验种田的历史,成为科学种田的践行者
很长的农村发展历史中,农民的种田技能都是由老辈农民传授的,看经验种地、靠天吃饭是农民生活的基本状态。而新兴职业农民却与之不同。新型职业农民更崇尚科学种田,他们不断的学习农产品的科学培育、科学管理,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最为高效、科学的种田方法。
2、自给自足到规模生产
在农村,分散经营耕地有着很久的历史;而新型职业农民不再是种自己的几亩地而已,而是实现了规模经营。他们依靠大量的资金,流转更多的农村土地,实现农村规模生产。让国外常见的大农场也成为中国农村的常态。
3、从随大流到按市场需求来
农村种什么的选择从来都是随大流的,很少有农民知道市场需要什么所以种什么。伴随着农村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关注点也从土地转向了市场。他们更关注市场需要什么,然后根据市场需求确定自己种什么。这样的种植模式也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农产品滞销的现象。
总而言之,新型农民培训不仅在新技术上进行培训,而且在观念、知识、技能、诚信、合作等方面加强培养。用现代科技武装职业农民,用现代意识提升职业农民,推进职业农民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培养职业农民自我发展能力,使其成为能够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推进职业农民从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培养职业农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意识,加强职业技能训练,推进职业农民从小户型向大户型转变。
但话又说回来,坑爹的,征收农村土地,下一代就只能到城市买房,到时城市的房升了几倍,我们小小县的房都要100万才能买一套伤不起,湛江廉江房超贵,为了给孩子在城市读书,个个都争取在城市买房,房价一路升
我觉得国家应该把补帖,发放给每个农民,不种地的把钱分…点给要做的,让每个农民都有收入,田又做得好,种粮大户,把国家钱骗了,而田全是杂草,都说共同富余,有钱就大规摸种田,拿着国家补帖,小户农民又咋法,穷和富又成了问题,国家钱就应该让家家受益,不种的就拿给要种的,补帖就大家商量,才保护好田地,又不长草,蛋糕就人人都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