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打细算 盆栽生产切花红掌一举三得

一般而言,在温室中生产切花红掌都是采用在地面挖掘栽培槽的方式,而前不久记者在北京瑞雪环球科技有限公司采访时发现,这里的切花红掌全是“住”在花盆里。瑞雪环球公司董事长黄瑞清告诉记者,在花盆里种植切花红掌从生产成本和利润上都更具优势。
首先,盆栽方式能有效防止病虫害传播。众所周知,红掌易发生各种病虫害,而且一旦发病很难治愈,给生产者造成经济损失。基质是病原、虫原藏匿的最佳地点,采取栽培槽的方式,如果一株植株染病,可能就会通过基质“殃及”同一种植槽中的其他植株,从而导致“一病全病”的后果。而采取盆栽方式种植,如果一株植株出现病虫害,只需处理掉该植株即可,对其他植株无任何影响,从而大大降低了植株感染病虫害的几率。
其次,盆栽方式节水、节肥效果好。利用栽培床方式栽培切花红掌,在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干湿不均匀、施肥不平均的现象,有的地方水肥已经达到饱和状态,而有的地方水肥却远远不够,这就导致一些植株营养过剩,一些植株却营养不良,同时容易造成水肥浪费。而采取盆栽方式,生产者可根据每盆花的具体情况定量浇水、施肥,肥水管理更为精确合理,从而达到了更好的效果。
再次,盆栽方式可很快反映出植株的营养状态。用盆栽方式栽培切花红掌时会将植株架起,从而空气通透性好,温度和湿度也容易控制,同时便于工作人员对植株进行日常检查,随时监测红掌的营养状态,并进行调整。
黄瑞清总结说,栽培槽方式和花盆种植方式成本相差无几,栽培密度也没有变化,而采用盆栽方式种植出的切花红掌品质优良、一致性好,且感染病虫害的几率大大降低,相当于减少了生产成本,增加了产品利润。
瑞雪环球科技有限公司切花红掌生产温室。姚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