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什么是概念股?概念股要如何炒?

1、概念股是指具有某种特别内涵的股票,而这一内涵通常会被当作选股和炒作的题材,成为股市的热点,例如金融股,地产股,资产重组股,券商股,奥运题材股等等,我从华尔通资讯里边查到,概念股是与业绩相对而言的。
2、业绩股需要有良好的业绩支撑,概念股则是依靠某一种题材支撑价格,概念股外在含义,可以看做是一类具有共同特征股票的总称,比方说奥运概念,指的就是在奥运方面有商业机会的一类公司的总称。
3、这样的概念还有许多,华尔通资讯里边还说到,像雄安概念,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概念,整体上市概念等,但是在其内在含义上,却不仅仅是对某一股票类别的概括,我们可以将其引申为一种市场共识。
比如雄安概念,在雄安新区成为概念之前,涉及雄安这一地方的股票,充其量只能称为是一个板块,是一种中性的界定,但成为概念之后含义就变了,概念是一个更为积极,含义更为肯定的投资共识,正是由于这样的一种共识,股市概念具有非常强大的广告效应,一股票自身或许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可一旦它被纳入到某个概念当中,就会受到全体投资者的密切关注。
例如上海梅林,该公司前期是生产罐头食品的,然后也生产了一些矿泉水之类的东西,业绩很普通,产业蛮陈旧的,关注该公司的投资者不多,但是,后期它开办了一个电子商务网站,主要是卖它的矿泉水,于是摇身一变成了网络概念股。
1、必须每天浏览产经信息,了解最近发生了哪些可以用来炒作的新闻,然后根据我们下面提到的“十条概念题材炒作的要点”来筛选出可能被爆炒的概念。 2、必须每天复盘涨停股,看看他们涨停的逻辑是什么,有多少只相关个股涨停,持续了多少天。复盘涨停股的用途很广: 1.可以预测大盘是否见顶或是否要回调; 2.训练强化自己对题材概念炒作的敏感性; 3.验证猜想,看看市场对某个你看好的题材的认同度是否跟逻辑推理的一致,从而决定是否应该及时撤离; 4.可以把握板块轮动的节奏。
十条概念题材炒作的要点:
一、未来市场容量大不大
说白了就是这块饼可以画的多大?例如3d打印,据券商预测,未来潜在市场规模可以达到1000亿或更高。尽管目前的实际规模几乎为0,但是人家就是会讲故事,而且还有理有据,你根本没办法从逻辑上进行反驳。这种概念由于无法证伪,往往炒作空间就很大。又例如云南发生小地震,震坏了一条村子的房子,其未来市场容量顶多就是把这村子重建,也就几千万元的事情,分配到云南城建的订单估计也就几百万,这种炒作空间就小很多。跟新能源汽车、3d打印根本没法比。
二、当前有没有业绩支撑
指的是某概念是纯炒作还是有实实在在的业绩支撑。例如美股生产埃博拉病毒疫苗的公司股价翻倍,国内的医药公司也跟着暴涨,但是国内有生产埃博拉病毒疫苗的厂家吗?没有!这纯粹就是没任何业绩的大忽悠。因此这种概念涨得快,跌得更快,就像坐电梯。又例如今年诺贝尔物理奖颁给led的发明者,led相关公司股价飙升,但是很快就打回原形,为何?人家获奖关你什么事!
三、博弈难度大不大
这个主要是用于分析国家产业政策,有些产业政策听起来很美好,但是执行难度极大,因此市场对这种题材炒作很谨慎。最典型的莫过于土地改革,听起来很宏伟,一旦改革成功,市场空间简直无法估量,但是已经喊了几年,就是炒不起来,游资顶多只是结合自贸区或京津冀概念,炒炒囤积大量建筑用地的上市公司。土地改革最大的问题是,涉及的利益集团太多,博弈非常复杂,假如一个政策无法取得共赢效果,那么利益受损方必然会奋力抵抗,假如他是非常强势的利益集团,例如地方政府、金融集团,那么事情推进就会一波三折,炒作难度就很大,因此游资一般不碰这种涉及政治博弈的概念。
四、标的物是否好找
有些概念很难找到合适的标的物,例如依法治国,最后竟然有人去炒电子政务,简直是“神逻辑”。目前处于小牛阶段,炒这种牵强附会的概念股还不怕被套死,假如在熊市里,必定会一个涨停板后就连续暴跌,套死无数跟风者。
五、标的物市值大不大
这一条标准相当重要,假如标的物都是大盘股,以游资的实力,根本没办法炒起来。因此就算概念再好,也只能放弃。除非遇到国家队进场,例如2003年公募基金为了打响招牌,联合起来炒作“五朵金花”概念。但是国家队何时进场,小散根本没渠道获悉,所以还是不要在大盘股上浪费青春了。
六、政策力度大不大
这个是权重很高的标准,政策力度从两个角度衡量,一是发文件的单位级别。二是政府投资的力度。一般国务院级别的文件(政府官文都会标注发布单位)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行业协会发布的就算了。例如关于钢铁的扶持政策,假如是行业协会发布,直接无视;假如是部委文件,顶多就一个涨停板,假如是国务院文件,或许能有两三个涨停板。假如是关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协会文件,顶多一个板,部委文件,两个板,国务院文件,50%的涨幅也是有可能。新能源汽车跟钢铁的区别在于大家本来就不喜欢钢铁,因此要得到大家认同,政策力度必须很大很大。
七、事件持续时间长不长
这个指标决定了某题材是否具备反复炒作的基础,但不会影响短期炒作空间。即某题材属于转瞬即逝,仅意味着它是一波流,炒完就拉倒,但是光是这一波,上涨幅度就有可能比较大。而那种持续时间很长的,则炒完一波后,过一段时间又炒一波,可以反反复复被炒作,例如新能源汽车、军工。一般来说,不管是短炒还是反复炒,都可以参与,只是撤离时间要有所差别。
八、事件类型怎么样
事件的类型五花八门,产业规划、突发事件(灾难、瘟疫)、季节性事件(旅游黄金周)、重要会议(两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但是其对股价的影响无非就是通过影响上市公司业绩来实现,因此我将事件类型分为三类,一类是可以给上市公司带来长期业绩改善的。例如某行业的五年规划,例如某革命性产品的推出带动整条产业链发展。一类是仅能改善上市公司短期业绩的。例如旅游黄金周,过完这一周,又要关灯吃面了。一类是不能改善业绩,仅能改善短期现金流。例如减税、直接补贴给厂家的行业补贴政策。
九、方案是否详尽
信息是“虚”还是“实”?通常要有具体操作方案和标准,下属机构才能正式开展该新业务,否则只有简单的几句描述性语言,下属机构就算想积极开展业务,也无章可循,最后政策只停留在纸面上,无法落实。
十、是否首次炒作该概念
这一条标准非常重要。市场永远只青睐新鲜玩意,通常那种新出现的概念持续性都很强,非常值得参与。当然,这也并不代表旧概念就没炒作空间,某些有真实业绩支撑的、市场前景依然很广阔的概念,只要出一个消息就会被炒一轮,例如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但是绝大多数没有业绩支撑的纯概念炒作,炒完一轮后,市场就不再关注,后面就算再出现该题材的信息,市场往往也不感兴趣(除非它突然有业绩支撑了)。
添加梧桐好友,实时分析行情走势,给出最及时的个股和策略;免费分析大家被套的票,给出个人策略。喜欢梧桐的朋友可以与本人交流,共同进步。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