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资约2亿元在这10个地方试点改造城市公共空间 东西城各5个

北京市发改委刚刚公布了十个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示范试点工程,东西城区各有试点项目5个,项目总投资规模在2亿元左右。目前,10个示范工程试点项目正有序推进,其中东城区胡家园老旧小区社区公共空间提升项目、西城区南新华街环境整治景观提升项目实施方案已于近期获批,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拟安排资金约6000万元。
东城区公关空间打造胡同客厅
在5个位于东城区的试点项目中,东四南街巷将被打造成“街巷we空间”,利用胡同边角地等闲置空间和许多小微空间,增加文化展示、休憩交流、绿化美化等设施,添置精致的胡同景观小品,同时开放部分既有院落,打造兼具文化展示和公共交流功能的胡同客厅。
南新仓遗址公园将恢复仓墙城市历史景观,增加展示运河和官仓历史文化的小品。为凸显行人优先理念,该地域将构建游览仓墙的绿色漫步空间。
前门地区桥湾地铁站周边公共空间将增加休憩座椅、文化展廊、便民设施、导视系统和自行车停车位等,提升人群的通过性体验,此外,从前门大街到草厂胡同遛弯的老人将有更多休憩场所可以选择。
胡家园小区社区公共空间将被打造成小区生活厅,原本的锅炉房用地,将被分割成两个区域,地上建社区活动中心,地下建停车场,小区内实现无车化。同时,整合楼间绿地、组团绿地、滨河绿地,连点成线并延展成面,划分居民运动空间、休闲散步空间、儿童活动空间、休憩停坐空间,打造小区微公园。
磁器口大街及崇文门外大街路西将变身慢行游园,崇文门起到前门、天坛一线将设置文化导视系统,展现古都文化与传统文化,并打造若干“凹”字型口袋公园,实现步行空间的有机串联。
西城区公关空间增加便民设施
在西城区的试点工程中,阜成门内大街与锦什坊街交叉口东南侧、三庙街南侧区域将变身车库花园,还将设一处百姓花园,地下则加装改造智能立体停车设施。
大栅栏杨梅竹斜街将被改造成智慧人本空间,布满智慧步行、智慧停车、智慧环卫等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设施。
莲花池东路南侧绿地提出“活力+”绿色空间的概念,主打街边“运动公园”,设有街头篮球、轮滑、自行车等运动场地。
南新华街文化廊道将打造活动广场,布置文化景观小品,再现老北京四合院风貌;沿街布置文化广场,以市井文化、梨园文化、会馆文化展示串联系列文化廊道建设;增设美术馆艺术沙龙广场,布置花架、小品和休憩设施,并以水景雕塑展示文化记忆。此外,还将建设停车设施,满足周边居民停车需求,改善慢行系统。
安成宾馆屋顶花园日后将成为百姓阳台,增设风雨连廊和观景平台等景观小品,同时增加通往屋顶花园的折梯,并增加入口导视,吸引和方便市民进入。
北京晚报记者殷呈悦 实习记者曲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