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中止审理申请书在什么时候提交

当发生纠纷的时候,是可以进行协商解决,也可以进行起诉的。那么民事案件中止审理申请书在什么时候提交?民事案件指的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民事案件中止审理申请书在什么时候提交
《民事诉讼法》第136条对中止诉讼的原因作了规定,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中止诉讼:
(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五)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六)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一般前三者法院会依职权裁定中止诉讼,当事人申请中止诉讼多发生在后三者,只要法院没有下判之前,出现法定情形,任何时间都可以提出。
二、民事案件不会直接转化为刑事案件
(一)民事案件不会直接转化为刑事案件。在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诉讼参与人因违反诉讼、执行程序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但这种刑事案件并不是民事案件的转化。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中,发现有犯罪行为的可以直接移送有关部门进行侦查。
(二)当事人可以向司法机关报案,属于刑事自诉范围内的,可以就刑事部分另行起诉。
法律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一十三条 被执行人与他人恶意串通,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涉及到刑事犯罪的话,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处理。不过一般面对这种案件都是先处理刑事犯罪再处理民事纠纷的。如果是公诉的案件,肯定是先审理刑事犯罪的,如果是自述类案件的话,还需要尊重原告方的意见。
三、民事案件指的是什么
(一)民事案件指发生在法律地位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争议,当事人无法协商解决,而诉诸司法机关,请求由司法机关受理并就有关民事权利和义务进行廓清和界定的案件。
(二)主要指有关财产权益方面的案件如合同纠纷,物权纠纷等以及侵权行为而发生的纠纷,比如殴打他人致轻微伤害(如果伤害严重,则变成刑事案件了),也包括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案件。
(三)民事案件依法由各级人民法院(主要是基层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庭和经济庭受理,并按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进行。
(四)对民事案件,法院可根据需要和可能,派出法庭巡回就地审判。
(五)对简单的(即事实清楚、情节简单、争议不大)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原告可以口头起诉,当事人双方可以同时到基层法院或其派出法庭请求解决争议;可以用简便的方式传唤当事人、证人;可以由一个审判员独自审判。
(六)由于民事案件大量属于一般矛盾性质,审理中应贯彻着重调解的精神。
(七)民事案件与刑事案件相比有本质的不同
性质不同
民事案件主要是关于民事权利、义务性质的纠纷,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性质。而刑事案件则是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适用刑事诉讼法程序。
适用的实体法不同
民事案件所适用的实体法是民法、民法典、经济法等。
而刑事案件所适用的法律是刑法。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事案件中止审理申请书在什么时候提交的相关知识,只要法院没有下判之前,出现法定情形,任何时间都可以提出。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