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零售来势汹汹,传统门店为什么不好赚钱了?

2017年被称为新零售元年。
这一年,“无人零售”概念化正式试水线下。同时,站在风口之上,150多家相关企业中,就有近60家获得融资,总融资额超过50亿元。
打通交易场景,提升消费体验,是企业新零售转型升级的核心命题。
1.无人零售正在“打劫”传统零售的客流
无人超市
7月1日,上海第一家无人超市落地,24小时营业,没有一个员工;
7月2日,深圳实现自动收银,全程再无收银员;
7月7日,马云的无人超市正式落户杭州;
无人餐厅
10月10日,2017杭州云栖大会蚂蚁金服atec展区的未来智能餐厅“开张”。
1.进店。顾客第一次来到餐厅后需要先用支付宝扫码授权,刷脸确认身份,此时,系统会永远记住顾客的身份,以后就可以永远撇开手机了。
2.落座。未来智能餐厅的桌面实际上就是一张大尺寸的触控显示屏,顾客入座后,系统自动识别身份,然后通过轻触桌面或手势动作,即可打开智能点餐界面进行点餐。
3.点餐。桌面显示屏上,菜品的单价和详细信息,如式样、主料、辅料、口味等都一览无遗。点餐界面还支持多人同时操作,小伙伴们再也不用抢菜单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智能屏幕还能记住你的历史点餐记录,根据你的喜好进行个性化推荐,这对选择困难症的人来说绝对是一个福音。
而且,如果嫌等菜太无聊,还可以在桌面打打游戏上上网……
4.结账。吃完饭,直接走人就ok。走出去的同时,支付宝会自动为你买单,全程可以不用服务员和收银员!
当然,如果需要人工服务,服务员还是随时待命的。
不依赖服务员,不用手机,没有纸质菜单,吃完就走……智能餐厅,其实已经不是未来!
无人加油站
十月份,马云将在杭州,建立第一座“阿里智能加油站”!
第一步,汽车进场,自动识别车牌。
第二步,完成停车,摄像头精确锁定汽车位置。
第三步,“机器人”自动帮你打开油盖。
第四步,完成加油,扣款成功。
从种种迹象来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真正的“无人化”零售即将正式商用,并且将会倒逼传统零售业,甚至淘汰部分行业与从业人员。
实际上,“无人”并不是这种商业模式的核心目的,降低成本才是。除了收银之外,商店的进货盘货、卫生清洁等方面还是需要人类来执行;不过不同的是,现在店面可以24小时开张,人不需要24小时守在店内,运营成本要远低于普通便利店。
就目前而言,无人零售面临最大的考验乃是素质。所涉及的道德问题,与技术关联十分复杂。与其以“素质”预见一切,不如关注技术如何影响人、塑造人,并鼓励企业研发更具人性温度的技术。
2.趋势不对!传统门店还在用20年前经营方式
近几年来,身边的很多的传统实体店的老板都说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利润越来越小,房租上涨,员工工资上涨,水电费各种开销,但是利润空间却一直在紧缩。
前些年年利润50-100万的,现在仅有10几万左右,甚至很多老板都是入不敷出,咬牙苦苦的支撑。很多的大品牌出现了“闭店潮”,李宁一年巨亏近20亿,关闭了1800多家店铺!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有人说是因为电商,微商的发展,大家都上网购物了,也有人说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了,也有人说因为成本的不断上涨,挤压利润快撑不下去了。其实这个是当今社会互联网科技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传统的实体店要想生存也必须要转型。
为什么现在实体店经营困难?新客户难开发,利润越来越薄,人难管,钱难收?
答案是:趋势不对,你仍然用10/20年前的经营方式,在互联网时代经营!
现在都在去产能化,把低端的,高消耗的,过剩的行业进行缩减!如果与趋势为敌,那么只有一条路,就是越做越小,直至倒闭。
3.互联网时代如何实现线下数据的资产化?
对于线下的实体门店、商铺或连锁卖场来说,基于“人、货、场”三种维度的线下大数据同样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其中,以人(即用户、消费者)为核心的线下数据资产化尤为重要。
首先是需要建立私有的数据资产库。
因此,建立门店私有的数据库并广泛收集数据就成了当务之急。
对于传统店面而言,以硬件设备收集用户使用 id,既具有唯一性且不涉及个人隐私,是目前业内使用最为普遍、最受欢迎的数据采集法。
其次是对数据的清洗和添加标签
专业的大数据清洗能力,可以剔除无用数据,保留有价值的数据。场景用户标签:性别、场景轨迹、兴趣爱好、地理位置、消费水平、到访频次、学历、驻留时间、消费偏好等等。
当一家门店掌握了这些数据信息,那就离开启“疯狂生长模式”不远了!
最后是把数据变现,实现“线下数据资产化”
把数据资产变现有两种途径,要不就是自己赚钱(获客),要不就是问别人要钱(融资)。
当门店有了数据之后,可以更好的做客户运营。不仅拉新手段和维护老客户的手段都可以在数据支撑下进行变革,也可以分辨拉新的有效无效,以便进行持续不断的优化。
结语
在新零售的趋势下,传统门店遭受冲击程度可想而已,但短期内也并非全部会被取而代之。互联网新兴技术加速传统行业的洗牌与变革,只有拥抱新的变化,才能“适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