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为未来做点什么?

我们能为未来做点什么?
海航集团3天前我要分享
一课一练004期
今年夏天,一向行事低调的海航集团突然间成为了海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甚至可以说,它被一股力量推到了风暴的中心。
——熊召政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海航的领导人,的确有这种处变不惊,临危不惧的能力。
7月14日-24日
海航集团主办的第三届
中西方经济文化高峰论坛
并没有受到风暴的影响
而是在欧洲如期召开
四十余位享誉国际或称誉国内的政治家、科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等不同专业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全球化、“一带一路”、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圆融、经济盛衰的周期率,以及宗教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等等世界性的热门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或论辩。
三百多名海航的高管是论坛的听众。每一天,他们都全神贯注地分享不同领域专家们的研究成果甚至奇思妙想。从思想到思潮,从形势到趋势;从自明到文明,从东方到西方;从黑洞到虫洞,从人工智能到机器智能等等,一种种的“奥狄帕斯情绪”,一个个的“阿基米德支点”,既让人茅塞顿开,又让人迷不知其所止。
蒙田
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
无论是海航这个法人,还是高管们这些自然人,都希望通过这场思想与智慧的盛宴来认识自我、丰富自我、改造自我并升华自我,从而实现海航的价值观“大众认同、大众参与、大众分享、大众成就。”
无数问题的循环,形成思想的曲折;无数观念的更替,凝为创新的动力。价值观只有在内部张力上得到体现,尔后才能在社会层面获得验证与认同。在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中,人类承受了太多的灾难,有些创伤至今都无法弥补。如果世界上没有忏悔者,就会出现更多的革命者;如果没有思想者,就会出现众多的盲动者。如果没有救赎,就不可能产生慈悲;如果没有宽容,就不可能产生圆融。
人类
从农耕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思想方式与生活方式都被彻底地颠覆;当今之世,信息文明即将取代工业文明,人类处在又一次创世纪的冲动中,智能风景将再一次替换。农耕时代中民族优先,工业时代中国家优先。那么信息时代来临时,哪一种力量,哪一种制度,哪一种生活将会成为新文明的宠儿呢?
时代的变迁将会带来文明的心理机制的变迁。诸葛亮当年隐居隆中,闲吟诗句“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后来的人生轨迹证明,他并没有做到完全的自知。梦醒是一个境界,自知是一种能力。境界与能力两相超拔,必是圣贤。历史的转捩是一个小概念,文明的转折才是大方向。坚守传统的人们耕耘大地,拥抱未来的人仰望星空。相对于宿命,自由是卑微的;比较于开放,约束是长久的。流连大地,我们只能采集诗意;漫步太空,我们才能收割光芒。
诚然
文明的转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艰苦努力。但一旦踏上征程,前进的速度依然日新月异。新的文明虽然还只是一片浅绿,但人类的失重感已经开始了,族群的危机感已经显现了。相比于公元前六世纪前后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当下的时代又到了需要新的思想巨匠与文化圣贤诞生的关口。当今之世,人们的思想已经碎片化、扁平化,很多专家失去了思考的动力,更有甚者,一些令世人仰望的人,已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开坛期间,我们深切的感受是,文艺复兴带来的欧洲文明正在衰落,由海盗与牧师开创的西方文化的伟力正在式微。“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的民谚,是不是预示中国的世纪再次降临?有的学者认为,习近平主席倡导的“一带一路”,是中国引领全球化的升级版,是创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战略。文明互鉴,携愿同行。中国不是在迎接曙光,而是在创造曙光。
的文明转折,必然会产生引领这种转折的伟大国度。而在这个伟大的国度里,必然会涌伟大的人物、伟大的人民、伟大的文化与伟大的宗教。人创造文明的动机来自人自身的压抑,宗教则是通过信仰让压抑得到释放。当下的世界,诚如弗洛伊德所言“科学与宗教的功能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都已发生了变化。”如何弥合宗教的冲突,如何创新宗教的仪轨,如何升华宗教的力量以及宗教的旨趣,这是新时代给宗教提出的挑战,只有迎接挑战才能发现信仰的力量。
论坛期间,尽管众人亢奋,海航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峰先生却依然淡泊,他不改初衷,每天凌晨起来一笔不苟地抄写佛经。他告诉我,海航的价值观来自佛经的圆融与慈悲,来自儒家的担当与兼济。圆融先生也不止一次问我:“我们该为未来做点什么?”我思考后回答:“早日将海航建成一家令世人尊敬的伟大公司,这是对中国的贡献,也是对世界的贡献。”
论坛虽已结束,我也回到了白云黄鹤之地。但我仍然在回味,此次论坛的每一次演讲,每一场论辩,因为真诚而睿智,也因为骚动而敏感,它已经产生了特别的意义。
2017.8.1凌晨
于龙潭书院
熊召政
收藏投诉
发表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加载失败,请点击重试已加载全部评论
海航集团
海航集团以航空旅游、现代物流和现代金融服务为三大支柱,是囊括航空、地产、酒店、商品零售、旅游、金融、物流、船舶制造、生态科技等业态的全产业链集团。
+关注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