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正躺在床上玩手机,突然看到一位读者的留言,说:
“小编,我是一名就读于985的大一新生。
我和其他萌新一样向往着大学不一样的生活。
可是,在大学的这段时间似乎处处不顺心。
我自认为是一名有远大志向的新青年。所以来到大学,不希望浪费时间,也不希望以后因为没有参加社团而让简历不那么好看。
所以一开始我就决定,要加入学校学生会,或者团委。
可后来,先是学校团委的面试被刷,然后是学生会的二面被刷,接着再被学院的学生会刷下来。
我很疑惑,是不是我的面试真的如此糟糕,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我的同学、舍友,要么是一举成功并且现在当上了成员组长,要么是几经挫败最后当上了某个社团的重要培养对象。
唯独我,游手好闲,与他们格格不入。
我很慌,究竟对于我来说,不加入社团,或者说,一次次被社团刷下来,是不是很失败?
其实读大学的时候,或者说其实年轻的时候,往往会走进一个误区,那就是重视结果多于过程。
想不浪费时间,除了加入学生会之外还有很多方法,比如去图书馆、修第二学位、旅游、学习感兴趣的其他技能、做兼职等......
想让简历好看,除了加入学生会社团之外也有很多方法,比如做兼职积累经验、早点参加实习、参与各类学科竞赛、论文比赛等......
所以,不加入学生会、社团,是不会导致你浪费时间以及简历空白的。
如果把实现目标的方式比作涉水渡河——古语有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条桥过不去,还有其他的桥。
再不然狗刨式过河、抱大腿过河也是可以的嘛。
@栗子壳
我觉得要看自己的兴趣啦,进不进社团于以后的工作而言没那么重要,不过它可以给你提供一个结交朋友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
像我舍友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去处又不想整天闲着,她个人又极度热爱羽毛球,就在我们院组建了羽毛球队(在这之前,我们学院只有排球队篮球队等等),也是可以去组织比赛加分什么的。
当然,她羽毛球技术很棒,她还加入了校队。
@雅典娜
大学生的失败不能以是否参加社团活动的标准去评判的。
因为假如你把这些时间都利用在对你有用的地方,那么你就是成功的。
因为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应该把这些时间用在有意义的地方上。
@山药豆女孩
首先说明一点,没有参加过社团活动或是说学生会组织的大学生比比皆是,但这并不能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或失败。
其次,其实中国的中学时代和大学时代过的有点混乱,你会发现大学才是真正能学到适合个人发展的东西的地方。
所以没有加学生会又怎样?多参加比赛,在专业或拓展上碾压。
再次,我就不想说了,学生会是有些黑幕和勾心斗角的地方,虽然他能显示一个人的能力。
但是有些与世无争的人他有能力但他不想做又怎样?我没有碰到心仪的社团又怎样?
@西都牧鱼
今年夏天的时候,抽中了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钱颖一对话马化腾”的门票,所以平生第一次现场看了知名人物的对话。
在对话的开头,钱颖一问了马化腾一个问题:你在学校参加过学生会吗?
马化腾稍微愣了一下,说:没有。
我想说:无法否认的是有些人确实会在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中发现自我,重塑性格,解锁般获得更多的技能。
但是你要是为了参加而去参加,参加不上就忧愁顿足,丧失生活信心,那就很失败。
如果说你没有参加社团活动,在别人开会的时候去图书馆,在别人组织活动的时候去锻炼身体,在别人完成社团任务的时候去学ppt,ps,office,在别人团建的时候和好友去爬山旅游。
那你一点都不失败,相反会被那些参加社团活动的同学羡慕。
最后
社团活动或许重要,但远远不是大学的全部。
它的影响大多也就限于大学这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