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在雄安新区诞生前,北京对未来发展有个重要提法——纾解非首都功能。
纾解非首都功能就是所有工作的牛鼻子。由此诸多非首都功能的产业、企业和其他经济社会元素都开始分流。比如首钢搬迁。
2017年全球十大经济强国gdp排行
同样,中国未来的八大战略新兴行业是中国转型升级的牛鼻子。这也是预计到2030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主体的重要支撑!(2017年中国gdp总量是13万亿美元,美国是19万亿美元,差距不大了。如果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一起来,会增加几万亿美元,超过美国指日可待)
1、新能源。新能源是非化石燃料,有六大形态,水能、生物能、地能、风能、太阳能、核能。中国现在地能发电的技术将代替空调。北京好多主体楼体空调都是来自于地能。雄安新区,未来区内所有的空调都将来自于地能,因为这个技术中国突破了。
此外,中国的核能和新能源汽车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新材料。许多产业提升靠材料变革的提升,而且最重要的是新材料。如石墨烯生产的汽车燃料电池续航能力可以达到660公里,电动汽车已不遥远的未来。
新材料领域未来要长出好多黑科技,如华南一个新材料科技园,将用可溶性材料生产薄膜和塑料袋(用完之后埋在地下24小时就变成碳水化合物),未来所有塑料袋都是用可溶性材料,没有污染。
3、生命生物工程。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将不再是器官移植,而是器官再造。他们估计2030年正常人体寿命可以普遍达到90岁,因为可以搞器官再造了比如人造肝脏。
4、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硬件上,中国一些关键零部件还搞不出来,如芯片就生产不出来。现在我们国家每年进口芯片钱和石油的钱一样。未来成功几率高,一旦完成中国原创将是巨大的市场。
而信息的终端使用,我们和美国已经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腾讯、阿里巴巴远远超过他们。美国有点急了。
5、节能环保。目前中国的生物废水还可以,遇到化工、医院废水难了。环保是靠技术,靠技术就会形成一个大产业(也会刺激提升循环经济),节能环保是个巨大的产业。
6、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汽车是必然的,不是遥远的未来,是很快的事。
7、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悄悄到来了。有人讲现在是第四次工业化即: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智能化。人工智能不仅在生产领域,也在消费领域。中国将大力推动人工智能这个要点。
如是阿里巴巴+智慧城市,百度+无人汽车,腾讯+医疗影像以及科大讯飞+语音方面的人工智能(语音秒转成文字,甚至能外文中文互译互显)。
8、高端装备制造。中国的高端装备制造还不行,许多医疗设备生产不了。像核磁共振,就搞不出来。但工业机器人无论是国产还是与德国等合作都是不错的。高端装备,将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加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