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下午,由财视传媒主办的“梦想三分钟三周年暨区块链的秘密花园”主题活动在北京举行。在本次活动的论坛环节,mcmc微数链创始人林道坤作为论坛主持,和火星财经总编辑商思林、大小星球联合创始人孙雷,万加物联联合创始人、清华大学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区块链物联网实验室主任武井刚、区块链投资人严明辉、brook yang fnk操作系统创始人杨蓝围绕区块链的发展进行了讨论,分享了大量值得思考的观点。
他们都认为,对区块链的认知应该分为几个层面,对不同层面的思考,决定了区块链在不同领域发展的可能。比如,严明辉提到今年可能会诞生一款甚至多款现象级的区块链游戏,孙雷指出区块链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作用值得探讨,武井刚则表示区块链可以在安防和公益领域有所发展.......
对于已经进入或打算进入区块链领域的创业者,上述论坛嘉宾也根据个人经验和现实环境,给出了不少实用的建议。“保持谦卑的心进入这个市场。我从始至终都没有觉得区块链可以让大家暴富。暴富的是另外一个途径,跟区块链没有关系。”杨蓝表示。
以下为论坛内容:
林道坤:刚才几位嘉宾讲的非常好。在介绍区块链方面,各位老总说了一些共性的问题,聊到了方法论和思想的问题。现在,先请大家各自介绍一下自己的项目,以及自己在关注的领域。
严明辉:我是做区块链投资的,第一个项目是halal chain,绿色食品链。我们还有其他区块链类项目的投资,比如火讯财经、微数链等,着重对区块链类项目的应用生态进行早期投资布局。
杨蓝:我们是做供应链的。我因为之前的工作经验关于手机的,所以一直在研究手机系统,研究了很多年。在供应链技术发展以后,我们开始关注供应链,也一直做供应链,包括跟市委市政府、政企客户都有合作,云上贵州的服务计算中心也有在合作,双方希望探索一条可落地、场景化应用的道路。我们的操作系统能够给手机带来数字资产快速转移和诞生的功能,用户也可以使用我们链上的平行网络、匿名转让、非对称加密等功能。
武井刚:我做过多年的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产品,现在的项目是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是面向智能硬件介入网络的一种生态,我们自主研发了智能硬件和终端。这种研发意味着把软件的思想融入到硬件里面。2015年,我们就在做硬件方面的研究,最近刚刚实现硬件之间的级联通讯。现在很多人讲区块链,iot在这个方面落地差得更远。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不同的设备之间如何通信?我们在这里已经实现了,如果感兴趣我们可以多交流。
孙雷:我是大小星球的联合创始人。我们大小星球是做儿童教育产品的公司,但我本人干的比较杂,我本人是学信息论出身的,在过去十年以来一直做音乐制作人,所以我们的议题是探讨区块链如何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
林道坤:接下来,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因为不同人对区块链有不同的理解,所以请基于自己的经历,讲讲大家认为的区块链是什么?
严明辉:在技术层面,我领悟不够深。从投资和项目来看,我会比较看重应用层面。首先,现在大家提到了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其实是对中心化本质的回归。强调中心化,只不过是将中心转移到个体。
其次,它是一种共识。去年,市场比较热,参与该市场的人有一些是专业的,有一些非专业的,他们对于区块链在国内的发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当然,我们排斥空气项目。大家对这个事情达成的共识是一样的,在链上的项目一定要有众多的参与者,否则只是在座的几位形成一个小的共识,没有任何约束力。一个信用体系的建设,加入更多参与者,可以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机制对于个人未来的合作,是一种有利的保证。最终我们都会成为受益者。
再者,我目前做投资,同时也负责halal chain的投资管理。我们主要在中东,比如说近期两年要做迪拜世博会的落地。此外,我们会围绕物联网开展工作,所以大家如果有一些好的项目,觉得可以合作的,可以和我们聊聊。
商思林:火星财经这两天一直在做直播,现在已经到第五期了。区块链话题下的投资人,我们请来了邀请薛蛮子、帅初、陈伟星、曾鸣、李笑来、朱啸虎。每天群里直播都很热闹,但是我们也很痛苦,因为群太多了。
我之前是做股权投资的,去年下半年不断接触到区块链。比较戏剧性是,我们去年8月份深度参与的一个项目,后来停掉了,到了12月,我们想重新切入做。在一个产业变动期,信息是高度不对称的。两年前,央行关于数字货币的消息,就像西游记一样,每当行情下跌或者上涨的时候,总有人扔出来当作当天的新闻。所以我们觉得有必要做一个门户,正本清源,传递一些更有效的信息,同时把不同人聚集到这个平台上,实现充分的交流。今年2月,火星财经财经上线,欢迎大家保持关注,谢谢大家!
林道坤:我看到群里面也在讨论,甚至有一些调侃。针对这块你对于区块链的理解是什么?你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商思林:对于区块链的理解和认知,我觉得现在可能在每个层次上都有很大的分歧。我的理解是区块链和token是两位一体的,它们结合起来能够提供三个功能:第一是所有行为可确劝;第二,它是虚拟的东西,但可以使用;第三可交易,交易本身带来了极大的激励和投资的价值。
本身是分布式的技术是不是适用所有领域?可能未必。这三者带来的冲击很大,尤其是在历史上的资本家时代,整个投融资体系先是出多少钱占多少股,后来出大钱占小股,创始人不出钱,现在整个过程是对于创始团队的一个激励模式的变革。
我做了两年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是百分百激励创始团队,但现在的token体系没有股权,也没有分红权,没有任何权利。这就有点像罗辑思维的铁杆粉丝,认可老罗就买这个券,这个券却没有任何价值。区块链技术是一个基石,但token对人性的激励体系则可能是一个真正的核心。这个体系是不是适用于所有的领域?我现在看不清楚,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现在是早期阶段。
杨蓝:因为我们团队大部分是做基础研究的,所以从我们做技术的角度来说,区块链分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应用等六个层面。区块链对于每个人来说意义都不一样。是打开融资渠道还是用链做了什么?我存储我的版权,包括版权的数字流通,行不行?我们之前做技术调研,看过ibm的超级账本,发现很多东西都是残缺不全的。
普通用户理解的区块链可以流通和转账,这个叫做区块链。实际上,区块链就是一个超级账本+资产管理,如果没有激励和共层,只有记账和数据网络也可以玩起来。不过,对接的资产是什么?可能是银行、民航或其他政企机构需要保存的东西。
我们最早在看到iot设备的时候,觉得5g有一天网络普及以后,甚至在没有普及的时候,iot设备数量就一定会大于现在的手机数量。很多人觉得我们的物链是物联网,其实不是,是比云端更低级,人也能够看得到的物。这种“物”是一个“万物皆物”的概念,我们在区块链里发行自己的资产,需要很多人参与,它的共识和传输才有公信度。
现在在中国看到的项目,为什么节点会那么少?第一,矿工不够多;第二,挖矿没有把算力和电力用在有效的区块链建设上。我们研究的算法是poc算法,根据贡献力来算。什么是贡献力?只要甲方觉得乙方的贡献能够达到我的要求,那么通过一系列的共识可以给乙方奖励。但在做贡献的时候,能量化的只有技术本身和代码,人的情感和工作能力是无法量化的。那么,在做共识机制的时候可以采用一种设备,即矿机系统,把共识机制装到机顶盒甚至是汽车的obd里。其实,iot的设备存储很小,芯片很小,效率非常低。但是节点能实现传输的效果,不排除设备利用离它很近的节点的可能。
具体来说,区块链在哪些行业能够用上?这有一个先进和后进的区别。比如做技术做互联网的行业,对区块链理解得快一点,看代码比较快,对项目的理解深入一些。区块链对传统的行业,比如融资通道,也有一定的作用。现在,很多国产手机在日本卖不掉,成为库存机。这种库存机很廉价,直接销毁肯定不环保,还有大量资源浪费,但能够做什么?我们试图通过os改变这种库存机应用的性质,刷入新的rom,变成服务计算节点,为iot服务。这就是我们今年要做的事。
武井刚:一般来讲,区块链可以分几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技术层面,区块链本身是源自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有很多独特的东西,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现在的互联网都是信息的简单复制和传输,需要第三方才能实现,但是区块链可以做到不需要第三方就能实现价值传输。从这个层面来说,它是新一代的互联网。
再者,它还是一种思维方式。在互联网之前我们讲“顾客就是上帝”,在互联网时代讲“以客户为中心”,讲极致,讲跨界,但是区块链有一些新的思维方式。现在说这种新的思维方式为时尚早。当然,现在可以总结出来的思维方式有“以社群为中心”。共识机制,社区的建设和管理也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这些新的思维方式可以跟行业深度结合,产生新的商业模式。这种新的商业模式能够大大改造甚至是颠覆过去的商业模式。
具体到iot这个层面,很多人都担心物物相联还有很多年的路要走,但是在我看来,不是很远,包括技术层面已经逐渐在成熟,商业层面有多创业公司在推动,所以应该在未来3年内,会有一些共识的产品会出现。
孙雷:区块链技术可以直接应用在知识产权保护上。中国音协每年的版权维权费还不够覆盖会员费;刘欢老师加入了二三十年,好像最后拿到的维权费也就一万多。前年最火的《青春修炼手册》,词曲作者获得的版权收益也不多。这个标准如果在成熟的保护机构下,比如区块链的交易,这位词曲作家可以买一架私人飞机。
中国音乐市场每年达两千多亿,但是在版权买卖或者版权交易方面,每年产生两亿多的费用,占千分之一,但一般来说,知识产权占产品的三分之一,就是30%,也就是两千万的音乐市场,有六百万的版权交易量才比较符合规律。
我们国内任何一部院线电影,影片出来之后片方会把影片内容发出硬盘拷贝。这个硬盘有播放保护次数,是特别中心化的管理方式,但会比较危险,因为无论钥匙做的多么完备,总会有人看到,总会看到电影正在放映,你就可以下载了,还不是枪版。在以前,在电影管理后期,如果片子放到下一个人手里,比如张三给张三,是靠特别土却特别有效的方法,打图形水印。但在发行阶段没有办法,因为不可能打图形水印输出。
区块链技术保护版权是比较可行的,但是可能会触犯一些机构或者一些厂商的利益,就看怎么平衡两者。比如苹果的itunes,现在平台得到大部分的利益,但怎么让大家重新分权分得比较好,或者怎么保护,这可能是区块链在知识产权可以做的工作。
林道坤:从创业者的角度来说,区块链这个市场降低了大家的创业门槛。区块链不管是属于债权还是项目融资,都可能吸引更多对项目有感知的人参与投资。
第二,区块链的一个基础是共识,所以在创业阶段,投资者可能就是用户或者是社群传播者。这是区块链的好处。创业者可以把用户转成支持者或者投资者。
第三,二级市场流通性在这两年还比较好。整个系统如果更加开放,给更多项目更加快速的投资,就能提高了效率。所以,区块链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能提高效率。不同阶段,价值和效率是相对应的,大家应该考虑如何让区块链跟现在的项目结合。
接下来,我们讨论的话题会相对沉重一些。在现在市场和监管的情况下,大家如何找进入区块链这个市场进行创业的知识?我希望大家基于这个市场环境,给在座的创业者提供一些建议。
严明辉:按我个人理解,这个圈子里面机会非常多,机会也非常少。怎么说?区块链项目在短短几个月把整个运作流程就实现了,大家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而且好像是一次暴富机会。它圈子小,但能发展这么快,现在生态链的体系已经非常健全了。我们投第一个项目的时候,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参与这个项目。
现在国内估计一百多万的用户,市场还是很大的。但是机会非常小。我连续一个礼拜都是四点以后睡觉。这个圈子真的不睡觉。大家都抢着时间资源在这个圈子里面圈地,所以时间非常紧迫。
大家对区块链不要排斥,且不能说视觉范围,把它放在嗅觉范围内也一定没有错的。现在,一些平台级公司都在布局这个产业的上下游。如果bat进来之后,基本会秒杀我们,我们不会有太多机会。所以,现在大家最好尽快参与进来。
这个生态像互联网一样,有技术,有项目,有媒体,就是复制了一个完整的互联网,复制技术层面、认识层面、共识层面。当然,还会有升级。没有人告诉你进来可以做什么,但是你自己现在必须主动的融入这个圈子,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商思林:我刚才也讲过,我连续50天,差不多每天两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