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SPC),实战篇

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spc)实战篇
spc在几十年的应用过程中,有褒有贬,至于它的效果,收益者越用越精,越用越有效,越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与管理效应,可也有很多企业应用spc遇到非常多的问题,无论如何还是再次介绍spc打开方式,后续还会专项介绍。
介绍目录如下:
1.质量管理中的统计技术
2.产品质量的变异与过程控制
3.过程能力分析
4.控制图概论与原理
5.控制图的种类
6.控制图的观察分析
1.质量管理中的统计技术
质量管理发展的阶段
质量管理体系对统计技术的要求
质量管理常用的统计技术
spc(统计过程控制)的发展
spc与sqc的差别
质量管理常用的统计分析技术
spc与sqc的差别
2.产品质量的变异与过程控制
影响产品质量波动的原因有哪些呢?
影响产品质量波动的原因:
变异(变差,波动,variation)的概念
–产品/过程的实际指标在规定值附近的变化情况
引起变异的原因, 通常有两种:
–普通原因
–特殊原因
引起变异的原因—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普通原因(common cause):又称机遇原因(chance cause),偶然原因,不可避免原因,非人为原因等。–此种原因所引起的变异(波动)称为正常波动(natural variations);
引起变异的原因—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特殊原因(special cause):又称非机遇原因(assignable cause),系统原因,可避免原因,人为原因等。–此种原因所引起的变异(波动)称为异常波动(assignable variations)
现场工程师/主管/经理的两种任务
正常与异常波动为生产/作业经理区分了两种任务:
–首先是确保生产过程中只有正常波动, 从而操作处于控制之下。
–其次当然是查出并消除异常波动以使工序处于控制之下。
过程控制和过程能力
统计受控的概念
–统计受控(统计稳定、过程稳定的、过程受控的)
–统计非受控(统计不稳定、过程不稳定的、过程不受控的)
技术受控的概念–技术受控(产品都是合格的)–技术非受控(产品不都是合格的)
过程控制基本概念
过程控制系统的目的是对影响过程的原因采取经济合理的措施,也就是说:对“不需控制时而采取了措施(过渡调整和擅自改变)”和“需要控制时而未采取措施(控制不足)”两种状况进行平衡(综合考虑)。必须在变差的两种原因的关系下处理好这些风险。
过程在统计控制下运行(通常称为:受控状态和稳定状态)指的是:仅存在造成变差的普通原因。这样,过程控制系统的一个作用是当出现变差的特殊原因时提供统计信号,并且当不出现特殊原因时避免提供错误信息,从而对这些特殊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或是消除它们,或是永久地保留它们)。
预防还是容忍?
3.过程能力分析
来普及一下统计学基本概念:
正态分布
如数据在±σ內, 平均可接受之百份比约为68%
如大多数数据是在±2σ內, 其可接受之百份比 95.44%
如大多数数据是在±3σ內, 其可接受之百份比99.73%
详细列表如下(部分)
过程(工序)能力分析
制程能力指数cp及cpk
cpk 与对应的图形
中心不偏移时中心不偏移时
子(1)
制程能力指数处置建议
制程能力等级判断及处置建议-p%(p值)
制程能力指数cp与制程不良率p(ppm)对照表
标准差σ与ppm制品质水准对照表
spc的导入流程
4.控制图概论与原理
控制图的原理
控制图是以正态分布和假设检验为基础,对样本的品质特性进行监控的图表. 换句话说,只要群体符合正态分布,从群体中抽样时,每1000次中约有3次机会超出范围。我们认为,此三次是因为偶然原因跑出界限,在实际中属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极小。
控制图的两类风险
对于仅仅存在偶然因素的情况下, 由于点子越出控制界限外而判断过程发生变化的错误, 即将正常判断为异常的错误是可能发生的. 这种错误称为第一种错误. ——“弃真”的风险
当过程具有某种非偶然因素影响, 致使过程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 但由于此变化相应的一些点子落在控制界限内, 从而有可能发生判断过程未发生变化的错误, 这种错误称为第二种错误.——“取伪”的风险
控制图的作用
使用控制图的基本步骤
控制图的种类
控制图的种类和选择
计量值/计数值管制图公式汇总
xbar–r管制图(平均值与全距)
计量值管制图常用之系数表
常态分配统计量抽样分配常数表
6.控制图的观察分析
控制读判读方法
spc应用之困难
1. 少量多样之生产型态,不胜管制。 ---xt 图
2. 管制计划不实际,无法落实。
3. 使用spc前未作充分准备。
例如:制程及管制特性之确定,决定量测方法,数
据如何收集等。
4. 欠缺统计技术。
5. 统计计算太过繁琐费时。
6. 量测数据之有效数字位数未标准化。
7. 管理阶层不支持。
spc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1.经济性:有效的抽样管制,不用全数检验,不良率,得以控制成本。使制程稳定,能掌握品质、成本与交期。
2.预警性:制程的异常趋势可实施对策,预防整批不良,以减少浪费。
3.分辨特殊原因:作为局部问题对策或管理阶层系统改进之参考。
4.善用机器设备:估计机器能力,可妥善安排适当机器生产适当零件。
5.改善的评估:制程能力可作为改善前后比较之指针。
参考文献:
1.qs9000:spc统记过程控制
2.管制图:房克或台弯品质学会。
3.北京jeep.spc统计工序控制的原理及应用。
4.iso9000成功操作手册(卷宗),张公绪(香港)国际iso9000交流会,北京中亚波质量管理研究中心,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