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上海频道2月22日电(记者 姚玉洁、龚雯)2018年新春第一个工作日,上海松江区发布了《g60科创走廊产业集群发展“零距离”综合审批制度改革方案》,包括成立集中审批中心、推行全流程预审、提供全程免费代办等举措。据了解,该措施实行后,企业拿地后获得开工许可,最快只需15个工作日。
随着海尔智谷、正泰启迪智电港、修正集团、超硅半导体、国能新能源汽车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签约落户g60科创走廊,这些项目都期望尽早开工建设,然而产业项目行政审批效率与企业的期待还有差距。比如土地取得手续办理时间比较长,各部门各自设立审批窗口,一个项目要跑很多窗口去报批等。
松江区区长陈宇剑说,产业项目审批在体制机制上仍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瓶颈和制约,需要以系统集成的思维全面推进改革。对此,区委、区政府着眼于查问题、找差距、补短板,面向各审批部门、街镇、园区、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等进行了深入调研,最终形成《方案》。
《方案》把制度创新作为主攻方向,为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出“药方”。包括八个举措,分别是成立集中审批中心、简化优化审批流程、建立区域综评机制、推行全流程预审、提供全程免费代办、优化土地配置利用、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和推进商事登记改革。
如何推进全流程预审,让企业尽早开工?松江区经委主任陈容表示,简而言之就是把原来短则半年长则一年的一些审批环节前置化。具体就是,项目在取得土地使用权之前,经企业提出申请,各审批职能部门提前介入,对技术性资料和其它资料进行提前审查,完成开工手续的全流程预审。在项目取得土地、具备法定审批条件后,各审批职能部门立即将预审批转换成正式审批,确保项目在拿地后迅速开工。
据松江区行政服务中心主任陶明介绍,原先企业进了办事大厅,要跑环保、建交、规土等多个业务窗口。现在,成立项目审批服务中心,让各个相关行政审批部门“入驻”这个中心,形成一个综合业务受理窗口,企业办理业务只要跑一个窗口,一系列审批流程则在内部流转。
另外,《方案》提出,全面取消区级设定的审批事项,对法定审批事项推行告知承诺制度。将项目开工审批流程整合为设计方案环节和施工许可环节;推进“多评合一”“多图联审”;整合业务办理,审批中心工作人员由“专科医生”转变为“全科医生”。
值得一提的是,22日松江区聘任了第一批28名“全程代办服务专员”。代办员由区投资促进中心统一培训、考核、管理,持证上岗,为不知道如何办理业务的企业,提供“一对一”的全程免费代办服务。
《方案》的发布令不少企业充满期待。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郭新军告诉记者:“全程免费代办是个利好消息,省去了企业因对政策不熟悉而跑好几次的麻烦,其他一系列改革举措也全方位的为企业构造了更好的营商环境。”
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表示,《方案》经过了一年多的探索,聚焦“简政放权+互联网+店小二”十个字,目标是将政府的审批服务放到离企业最近的地方。除了百亿级的产业集群项目,同时更关注成长型、科技型的中小微企业,希望能为它们在g60科创走廊上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完)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来源:新华社上海分社